古代公立学校的起源与发展: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都有哪些出路?

2020-09-01 11:22:35 作者: 古代公立学校

(六) 宋代分级学校

宋代以后的学校,在规章制度基本沿袭唐代上,也作出过一些变革,但总体方向不变。值得称赞的是,在宋建立后,地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宋代的地方学校分为两级,一种是州府设立的州学或府学,另一种由县设立,自然称之为县学。而且在地方学校中,一般都会有学生宿舍。

显然,这是宋代重文抑武国策带来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宋人接受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是非常可观的。

上述可见,历代朝廷对于学校的建设,都是十分重视的。正所谓"为政之要,惟在用人",只要国家能涌现出各类人才,并将它们放到合适地方,那还愁国家不兴盛吗?

在此情形之下,古代毕业生的首个出路,便是进入国家的官员体系内。说白了,就是考"公务员",端上铁饭碗。

比如东汉年间的经学博士,在通过考察之后,或是留任太学,继续教授弟子,或是进入仕途,在官场中大展拳脚。

纵观各个朝代,大部分政府对于官员的福利,还是蛮不错的。尤其是宋代,只要官员在任期内表现出色,不经常犯错,那他们在退休之后,国家还会给他们发全俸的退休金,而各种节假日的嘘寒问暖,也同样不会少。

但随着全国教育的普及,导致学员数量激增。这个时候,官场趋于饱和,这便意味着大批学子想要进入仕途,就需要自身有更强的竞争力。当然,如果无法完成当官的愿望,这些毕业生还是有其他出路的。

其一,朝廷解决就业。比如汉灵帝,虽然做事有点荒唐,但对待人才还算不错。《后汉书·灵帝纪》中说:"试太学生六十以上百余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国文学吏。"

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太学生,都已经年满六十岁了,但依旧没有通过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会设立相应虚职,并赐予他们。此举不仅宣扬了国家尊老的态度,更解决了这些学生的生活问题。

其二,派往各地教学。朝廷鼓励教育,这一点是基本国策。但由于学子总数与日激增,他们只好采取分级处理。通过考核且成绩优异者,有机会进入仕途,或是直接进入对口专业的职位。

剩下一批学子,虽然他们自身没有太大竞争力,可毕竟读了很多年书,而且在一个领域钻研多年。所以他们的专业能力,没多大问题。

这个时候,朝廷会委派他们到次一级单位或地方上,让他们教授入门弟子知识。如果教学工作比较突出,也有机会高升。当然,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宋代及以后,因为那时候的教育更为普及。

其三,留在校内任职。早在秦汉时期,学子中表现优异者,便可以一步步晋升博士,然后留在学校内任教。到了后世,随着学生人群的不断扩大,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再像之前这样高了。

部分较有实力的毕业生,可以担任教师。一方面,他们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而另一方面,这些学子对于学校的熟悉程度,也能让他们更快地进入教师的状态。直到现在,国内外不少高校依旧会吸收一批学子留校任职。

话虽如此,朝廷也不见得能妥善安排好每个学子。一些没有实力也没有特点的学生,在这个时候也只能自谋出路。

到了这种情况,也不外乎两种可能。

一种是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做个小买卖。当然,这在多数读书人看来,这样有损脸面。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回到家乡开设学馆。自两汉以来,就有很多未能进入仕途的儒生选择了回乡教授弟子。所以说,这些毕业生也在蒙养教学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