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个家庭都有的牡丹花“国民床单”,70多年前就已风靡一时

2020-09-01 14:23:30 作者: 据说,每个家

总有一些带着历史滤镜的老物件,深深埋藏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它们不仅承载着旧时的许多珍贵回忆,更埋藏着过去那个时代的专属记忆。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床单吗?你家里是否曾有一条印有浅红色牡丹花的老式纯棉床单?没错,就是那条曾经上过热搜的“国民床单”……

一条床单引发集体怀旧

一个意外,让“国民床单”在网络上走红。起初,一位上海网友发了条微博,并配图抱怨自己的耳机被猫咬了。不料,几乎没人关注他那倒霉的耳机,相反,耳机下的床单——一条印有浅红牡丹花图案的老式棉布床单,却吸引了众人眼球。短短几天之内,该微博被转发超过3万多次!

“这种床单是如此熟悉!”

“我家也有”

“这是当年的流行款啊!”

“我家用了30年也没坏呢”

“我妈结婚时托了不知多少人才买到的”……

这款款式、花色、材质令几乎每户中国家庭都再熟悉不过的老式棉布床单竟让网友们纷纷产生共鸣,将其称之为“国民床单”。

就在众多网友竞相晒出自家的同款床单时,有一位还特地把床单的标签露了出来:上海民光被单厂,就是这些款式经典和经久耐用的“国民床单”的制造商,上海著名的老字号企业。由此,“民光”床单前生今世的秘密揭开了。

“国民床单”的前世今生

1935年6月6日,一个颇被商人看好的日子,上海东北部的岳州路兴祥里,企业家项立民在一个不起眼的弄堂内开设了一家仅有8名雇工的小厂,其全部家当仅1台人力毛巾木织机和1台人力被单木织机,可生产简单的毛巾、被单,那时的店招是“民光织物社”——上海民光被单厂的前身。日后人人皆知的“国民床单”就在这样一个看似简陋的小工厂中孕育成长。

项立民(上海市档案馆藏)

据说,“民光”中的“民”字,即代表项立民的“民”,“光”则隐喻他的事业发扬光大。关于创始人项立民,他本人的介绍传世甚少。据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项立民,又名项起,出生于1907年1月,浙江杭州人。1920年从浙江杭州县立贫儿院高小毕业的他进入三友实业社从练习生做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升任为工程师、织部副主任。1927年离开三友后,先后在安禄棉织厂、杭州临丰染织厂、华纯织造厂任厂长,直至1935年开始了他的“民光”创业史。

早期“民光”被单广告

当年生产的第一条床单品种的货号为2465,其中“24”代表民国24年,即公元1935年,“6”代表6尺,“5”代表五彩印花。因此“2465”即表示1935年生产的民光牌6尺五彩印花床单。当时采用的是油纸花板套色印花,月产量200条左右。此时的民光织物社,距上海滩第一家生产毛巾厂家的诞生已35年了,离第一家成功制造独幅被单的“三友实业社”的崛起也有13年了,然而1930年代的确是一个纺织行业极其兴旺的年代,抗战爆发前后,正是各类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的时候。

当年民光被单厂的生产车间

第二年,项立民又在兰州路兰桂坊租用2幢石库门房子,添置10余台人力被单木织机和毛巾织机以及简单的漂印设备,雇用20余名工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开办才两年的民光织物社因遭破坏,被迫停产。但项老板偏不认命。1938年,移址延平路叶家宅恢复生产。第二年,又与他人合资创办“中一印染厂”和“华一织造厂”。1945年1月,三家企业正式合并为“民光织物社制造厂”。抗战胜利后,眼见内地及南洋要货迫切,毛巾被毯销路复见好转,项立民立马选择通北路的6亩4分地,陆续建造厂房,扩大生产规模。后几经迁并改造,至1956年公私合营时,民光织物社制造厂已全部实现电力织机生产,有被单织机和毛巾织机近80台,职工人数达600余名。1978年,上海民光被单厂成立。

1947年,民光织物社提交的上海纱商业同业公会厂商登记表(上海市档案馆藏)

1948年,民光织物社加入上海市毛巾被毯工业同业公会的入会志愿书

1964年,民光织造厂填报的彩格印花被单产品质量评定书(上海市档案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走红的“国民床单”,历来是民光企业在各个时期的主打产品。该床单采用与普通床单不同的特殊工艺,以纱线交织,具有色彩鲜艳、挺括耐用、久洗不坏等特点,在民国时期就风靡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民光厂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其产品一跃成为上海滩的知名品牌,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床上用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民光”床单最风光的时候。那时,床单上的牡丹花是主导,款式简单、大方,且用纯棉制造,是很多新娘的必备嫁妆,以至“一单难求”。据说最红火时,求购的人流在厂房外排成长龙,产品刚一下线就被抢购一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