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明仁天皇,为何生前退位引发震撼?明仁退位始末

2020-09-01 14:22:44 作者: 曾经的明仁天

摘要:曾经的明仁天皇,为何生前退位引发震撼?明仁退位始末

平成二十八年七月十三日,当时的日本媒体首度报道了明仁天皇有生前退位的消息。同年八月八日,天皇明仁透过电视,亲自向全日本表示:“由于身体衰弱,恐怕无法像以前一样顺利完成象征天皇的任务。”明仁还表示,与其采取大幅减少公务或找人代行的方法来守住皇位,他更希望象征天皇的职务能稳定而持续地进行。

换句话说,明仁考虑生前退位,将皇位交由皇太子继承。这让日本国民大为震撼。在明仁表明打算生前退位的想法后,关于到底该遵照他的意愿,还是请明仁一如往常地继续执行公务,瞬间成为全日本的热门话题。

退位天皇明仁

关于日本皇室生前退位的例子,在日本皇室的历史上,除了明仁外,经确认后发现过去的类似例子多达58次。

日本首位天皇生前退位是在公元645年。这一年日本开始推行大化革新,在位三年半的皇极天皇让位给孝德天皇。在平安时代,白河天皇让位给虚岁8岁的堀河天皇后,成为上皇、实施院政。到了江户时代,在位约38年的光格天皇也让位给仁孝天皇。

除了日本有生前退位的例子,世界各地现存的王室与皇室,也有实施生前退位的例子。

荷兰女王退位长子继承

以荷兰为例,2013年荷兰女王在年满75岁时,让位给现任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在荷兰这已经是连续三代实施生前退位。西班牙国王在2014年进行生前退位,让位给菲利普六世。当时的西班牙国王退位,除了健康上的原因外,他身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名誉主席却到非洲猎象的行为也遭到诟病。西班牙政府为此修改相关法令,让这次退位能顺利进行。

从以上例子就能看出,国家名义君主退位,除了年龄外,还有不恰当的举动也能引发退位,甚至为此修改法律。那为何明仁表达生前退位,却在日本引发震撼,最终需要靠立法才能达成目的呢?

明仁生前退位日本民众惊讶不已

日本宪法第二条规定“皇位世袭,根据国会决定的《皇室典范》规定继承之”。因此《皇室典范》就是规定皇室制度的基本法,但其中并没有记载生前退位的相关规定。不过根据《皇室典范》第四条规定“天皇驾崩之际,由皇嗣立刻即位”,这就被解释为只要天皇在世,就能持续位居其位。

那么,为何《皇室典范》中并未提到生前退位呢?其实在1984年的国会中,针对当时年纪已超过80岁的昭和天皇,曾有人提问为何不同意天皇生前退位。当时的宫内厅以三个理由作为回答。

旧《皇室典范》

一旦同意天皇生前退位,上皇或法皇的存在恐将引发弊端。可能会受到当时的政权等非天皇的自由意志强制进行生前退位。使得天皇可以肆意决定退位。实际上,日本宫内厅还未提出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明治时代制定的旧《皇室典范》。当时创立明治政府后,随即制定日本宪法,接着关于皇室管理等同样通过立法一并解决,也就是旧《皇室典范》。当时的立法者,诸如伊藤博文、井上毅经过激烈冲突后,最终决定没有让位。

日本功能厅本部

伊藤博文的理由是,日本历史上首次出现让位,是由于天皇是女性,只是暂代天皇。而从圣武天皇到光仁天皇为止,让位成为惯例。之后,由于权臣的压迫,实施两统迭立,但造成南北朝动乱。因此,不应该继续出现让位一事。

理由极为充分,支持天皇让位的井上毅也同意这个观点,于是天皇生前让位一事自此无人再谈。到了战后,修改后的《皇室典范》同样延续了这条法令。

明仁表明生前退位的想法后,在讨论天皇退位后的地位等问题,有人提议“称为上皇如何”,结果引发这种做法是否适合的讨论。此外,一旦树立因皇室以外的势力使天皇能随意退位的前例,的确也会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日本现任天皇德仁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针对明仁生前退位以及伴随而来的皇太子即位为新天皇进行检讨。至于有关明仁生前退位的法源依据,日本采取增修仅限一代的特例法对应,避免修改《皇室典范》。

平成二十九年六月九日,日本参议院通过同意明仁生前退位的特例法。该法的适用对象仅限于明仁,却也显示出依据日本政府的见解,这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先例。自此,明仁的生前退位,从舆论开始引爆,到从法律角度完成立法,终于达成了让天皇明仁能够和普通人一样,享受退休生活的意愿。这也为后代天皇开了先例,实在无法履行天皇义务时,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退位,享受剩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