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是啥?

2020-09-02 14:27:38 作者: 俗语说“山东

中国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和大家解析一下。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句话的意思大致都是说,不同的地方都会有当地的强盗,他们占山为王,然后打家劫舍去做一些祸害百姓的事情来。然而由于不同的地方所给这些强盗们的称呼也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一句俗语。

响马。响马这个外号最早是来自于唐朝时期,人们对于山东地区出现了一些盗贼、马贼的统称。由于古时候的盗贼,在抢劫的过程中总是射出一些声音很响亮的箭,所以百姓们在受其迫害之后,就给这些强盗取人一个“响马子”的名号。公元1510年,明朝人编辑了一本历史文献,名字叫做《天下郡国利病书》,书中就提到了响马: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北部地区尤其是河北,响马出现的情况尤其严重。然而明朝时期政府人员也有专门组织剿匪的军队,但是仅仅河北这一个地方的响马,明朝官府就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得以平息。1923年5月25日,山东发生了最后一次世界性的响马大案,当时有一位响马首领名字叫做孙美瑶,也是山东人。

当时率领了将近1000人左右的响马队伍,去山东的一处火车停靠线上,劫持了很多外国游客,但是在劫持之后立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拿孙美瑶等人没有任何办法。在这次响马大案中,一共被劫持的人员多达整个火车的旅客数量。其中有40位外国人被俘虏,中国人当中也有71位被打劫,还有一位英国友人也在这次响马大案中被撕票了。

虽然当时的记者在文章中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也用了极其批判性的言辞控诉响马大案的严重性。但是孙美瑶等人一直也没有被抓捕归案,甚至早年间出现的山东响马在打家劫舍之前,经常放言称:“官兵奈我何”的语言来进行挑衅,可见其猖狂。蹚将又称老汤。河南人民将当地的一些土匪就称之为蹚将或者老汤。

1932年,《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这本书当中,就已经提到过关于河南人口中的蹚将:“当人们提起老汤的时候就谈虎色变。”由此可见蹚将一行人对于河南人民而言,是魔鬼一般的存在。在晚清和民国年间的交替时间点中,河南土匪发展的势力状态也更加猖獗,并且逐渐向西南迁徙。

民国时期一些青年农民,家中没有条件供其读书或者出国留学,所以他们闲下来的时间也很多,但是也有一些农民不愿意在这闲下来的时间里去做一些工作补贴家用,反而是在农地里不忙的时候从事一些蹚匠的工作,蹚匠是少数人或一个人性质的土匪。当蹚匠多了之后,队伍也就大了就可以称之为杆匪。而且河南的方言当中蹚将和汤。有谐音的关系,所以当地人们又称蹚将为老汤。

蹚将最开始打劫的对象都是一些行旅迁移的商业队伍,这些队伍当中要么就是在保送一些珍贵的物件,要不就是运送银两。所以每当商队出现的时候,蹚将出现的概率也会很高。然而有一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在准备出行时,蹚将出现的概率也很高。蹚将主要就是为了劫持别人家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其实说到底,不论是响马还是蹚将,出现的原因都和当时的社会治安背景有关。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水平很高,那么官府打压黑暗势力的力度也会更大,那些为非作歹的土匪们也会心存芥蒂,不敢做一些打家劫舍的事情。但是晚清政府由于过于腐败,长期处在被傀儡的状态之中,一度让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当时的农民已经看不到国家安定的希望,所以寄托于一些暴力活动来满足自己的个人生活需求。当这种需求的范围越来越大之后,人们也会自发的形成一种队伍,也就成了土匪。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如果清明年间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的话,也不大可能会走上一些黑势力道路,大部分土匪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个人的生存问题出现了两难,所以无奈之下才上了梁山,做了“好汉”。

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之后,晚清官府无法保证百姓们的生存,自然社会矛盾就会加大。最后一个原因也是国家局势的问题。1842年的《南京条约》之后,中国也就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所以在内忧外患的状态之下,百姓们除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自发的围在一起想要组建属于百姓们自己的力量,要么就是起义军,要么就是土匪。

当土匪和当起义军还不一样,起义军和官府的正规军容易发生火力冲突,这样伤亡和代价自然就会更大。然而土匪只需要打劫一些财产,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并且越来越多的队伍会逐渐壮大土匪的势力,所以在势力和生存两大需求都已经满足的情况下,当时的人们更渴望躲在山上当土匪。不论是山东出响马,还是说河南出蹚将。这样的俗语其实也证明了,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之下,百姓们其实才是最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