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逐渐异化的黄册制度:户不对人,无档可查

2020-09-02 20:29:50 作者: 明朝逐渐异化

从黄册编制过程来看:太祖皇帝时期对于黄册的规格做出了统一的规定,首先是用的纸必须是质量上乘的纸,没有经过多余的加工,纸张的大小也必须按照规定裁剪。然后就是黄册上的字必须是用正楷书写,而且每个字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都必须一样,要是字迹潦草或是有哪一点没做到,那就得全部重写了。

这些严苛的规定本是为了保证黄册能长久的留存以便有需要时能尽快查阅信息,但对于官府的人若是皇帝对此不过分重视,他们也少有人会一字不差的按照太祖皇帝的规定编制黄册,说不定他们自己也害怕黄册制度呢,毕竟黄册制度中登记的人口也包括他们。

所以说,嘉靖三年时就有大臣上奏说"各库黄册式样大小不一,中间全损亦殊"。那官府的人是如何做表面文章的?之前不是讲过黄册所用的纸是上等纸吗?既然是上等纸,那么它的价格肯定不便宜。有些贪官就贪这上等纸的经费,拿着买上等纸的钱购入质量差的纸,这中间的差价就流入了他的腰包。其实这种官员还算比较收敛的了,还有的官员收取了地方商户的银钱替他们隐瞒了财产状况以减少上缴的赋税。为了让他人无法从黄册上查到什么蛛丝马迹,故意在编制黄册的时候使用劣等的纸或者是容易被虫蛀的纸作为书写材料。如此一来,黄册在送入黄册库不久,便会被虫蛀的一干二净,最后无档可查。

从黄册实行目的来看:黄册制度首要的是对人口摸底,清楚全国人口能有多少。大明朝在建国初期因为元末战乱的原因,人口凋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应该有所增长。但嘉靖年间上报的人口竟还不如洪武年间的人口多。其实,从这里就可以发现黄册制度似乎已经毫无功效了。当初朱元璋对在黄册登记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若是有人虚报、漏报,那就"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这种强硬的惩罚措施,再加上太祖皇帝的铁血作风,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官员和百姓钻漏子的想法,黄册制度的功能才能顺利发挥。

但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掌控黄册制度,保证黄册制度的真实性。就像顾炎武所说的"而今曹邑数十年来,豪强户尽行花诡,尽逃上则",有钱有势的人勾结官府,在黄册上将自家人写成贫户,以此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而哪些真正的贫户却被他们写为上户,承担着对贫户来说超出其承受能力的赋税。不少一直以来都被编入贫户的人家,在官府缴纳赋税时被告知自家是上户需要多缴纳赋税。查阅黄册,黄册上也写明他们属于上户一列,由此看来,黄册均赋役的作用也不复存在了。

人口登记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很重要,因为人口的多寡往往意味着徭役的征发,赋税的收缴,与社会稳定挂钩。而在信息交通高速发达的今天,人口登记仍然是国家活动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掌握人口的具体情况和流动走向,才能统筹规划国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