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仰慕修道成仙的唐代诗人,可见在当时的唐朝,道家的地位是如何崇高。
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也有一首关于中元节的诗篇《中元日赠张尊师》: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张尊师您偶尔来世俗之地正值中元,如果不是因为中元,我想尊师您肯定整日修身养性。一个人在仙观里焚香而坐,知道您在玉京山,我只能在此遥遥献礼。
令狐楚位极人臣,但依然礼尊道教,对道教的尊师推崇备至。
到了宋代,道教远没有像唐代时那样受到全社会的推崇了,但中元节依然流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中元夜百花洲作》中这样写道: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南阳太守意气风发,还没到中秋之夜呢,就已经在中元日这天赏月饮酒了。只见他在百花洲中尽情欢饮,竟忘了归去,周围绿色的梧桐静默无语,露水光滑。天上的明月也学起了碧绿的大海,吐纳出一颗颗明珠,清冷的月光洒下,星光稀疏难辨。站在西楼,看周遭人间的一切,光洁明亮的样子,仿佛都在这青色的玉壶之中。夏季的酷暑从来都是无法避免的,今天晚上夜凉如水,难道这不是天意吗?笛声吹来,吹散了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主人放声高歌,客人皆喝得酩酊大醉。客人醒来之后跳起舞来,呼唤我来高歌一曲,不放歌不舞蹈叫我如何老去啊!
从这首诗来看,一直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终于放松了一次,不仅放声高歌,还手舞足蹈起来,可见写这首诗时他的心情愉悦。
由于中国人一直对鬼神心怀敬畏,因此,即便是到了明清时期,中元节依然长盛不衰。但这时候的中元节已经渐渐背离最初的意义,变得热闹喜庆,徒有其形了。
清代文人王凯泰曾写有一首《中元节有感》,描写的是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看那道场之中普渡亡魂的仪式,颇有几分古时候盂兰盆节的样子。奇怪的是,家家户户都在门楣贴上红色的笺纸,老百姓都在那堆满酒肉的桌子上庆祝中元了。
在中元节的习俗之中,最得年轻人尤其是小朋友们喜爱的,莫过于放河灯了。放河灯,最初是从寺庙里的僧人开始的,为的是照亮孤魂饿鬼回家的路。后来竟慢慢演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就像放孔明灯,也像现在的漂流瓶。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地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手拿河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中元月圆之夜,树木生凉,月色如霜,只见城中街道,一片灯火通明。儿童个个手拿着河灯,这一盏盏河灯,散落到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按照佛教的盂兰盆会习俗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节目,并不显得有多么重要。但在民间的中元节活动中,放河灯则重要得多。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置一根蜡烛,在中元节这天晚上,将它放到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
总之,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强调孝道,要祭祀祖先;佛教则侧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而民间则出于孝道和敬畏。
其实,我们还可以这么来理解,中元节在初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了。民间按例是要祭祖的,用什么呢?就用刚收获的新米来祭祀,向祖先报告一下。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都会上坟扫墓,祭祀祖先。
我们今天讲中元节,不是讲封建迷信,而是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元节祭祀的意义所在,一是弘扬怀念已故先人的孝道,一是发扬乐善好施的义举。因为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对于传统的中元节,都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这正是一种爱的体现。
本文选自:周慕白《很想和你过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