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幼时为了汤和杀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杀尽功臣也不杀他,汤和有何过人之处?

2020-09-03 06:10:26 作者: 朱元璋幼时为

汤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比他年长两岁,朱元璋17岁的时候,老家安徽凤阳闹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都死于瘟疫,那时候穷,至于穷到什么程度,老鼠去他家都能哭着走,是汤和大哥用一顶席子帮朱元璋将他的父母和大哥埋葬,我想这个恩情在朱元璋的心里恐怕能记一辈子。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国公。洪武十七年(1385年),巡视海防。洪武二十年(1388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长久叹息之后,让他返回故乡。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朱元璋又命人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汤和,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朱元璋幼时为了汤和杀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杀尽功臣也不杀他,汤和有何过人之处?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从一个放牛娃,爬到皇帝的位置,说明他的确是一个有能力,有才华,头脑睿智的人,就这种人 坐稳江山之后,他就开始害怕他的江山不保 ,他害怕和他一起浴血奋战的开国功臣 ,一个个会起兵造反, 所以他只有先下手为强,手起刀落咔咔咔 把人也杀的差不多了,可是有一个人却能善始善终,这个人就是汤和。

首先汤和是凤阳濠州钟离人,和朱元璋是老乡,两人年龄相仿,家里都很穷,都一起给地主刘德放牛,一同放牛的还有徐达、周德兴等人。

其次我想汤和之所以未被杀,还主要是因为汤和的小心谨慎和功成隐退。在长期的征战中,汤和也逐步看清了朱元璋的为人,因为屁股决定脑袋,自己到了皇帝这个位置就要在这个位置上考虑事情。大人物是站在他的位置上权衡利弊的,他所在的位置决定了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巩固住自己的皇权和大明王朝的江山,这样他就不得不清除掉身边的文臣武将,但是汤和是一个聪明人,在长期的征战中早就把朱元璋这个人看透了。人家在征战中认真服从朱元璋指挥,做到绝对服从,这一点老朱很高兴。其实,人家汤和不争功,淡泊名利,和他同等的将领都封公了,他即使被侯,也没抱怨。

除了很有心机之外,汤和还有另外一个过人之处那就是非常听话,基本上只要是朱元璋的吩咐,即便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都愿意。也正是因为汤和为人的精明有城府、听话不贪功不冒进,事事都听朱元璋的指示,所以他才会在所有人里面,成为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

总结:朱元璋他始终记得汤和对他的恩情,要不是汤和 ,说不定自己现在还在要饭呢。或着在那个哪个寺庙里呆着念经呢,所以汤河是他的恩人,这很恩情 在他看来比天大,比地厚,比海深,俗话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汤河就是他的引路人,再加上儿时这份交情,所以他对待他和有别于常人,他更把他当做是自己的兄弟一般,所以正是因为如此,汤和才能在朱元璋杀尽大臣之后, 自己还毫发无伤,因为朱元璋,也是个有血有肉 有感情的人,他记得汤和和对他的那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