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有句口头禅是说:苦不苦,看看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一句话说的容易,但1934年那一场红军长征的旅程,其中的艰苦恐怕没有经历过的人不能够体会。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靠着红军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补给的严重不足。经过在人烟稀少的川北地区长途跋涉的三个月,是对红军们身体心理巨大的考验。幸运的是,他们来到了唯一一个"加油站",这里是让红军们都吃喝不愁的地方——哈达铺。纯净美好的哈达铺镇
哈达铺是个小镇,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是个地域辽阔、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镇。
哈达是藏族代表纯洁、干净的一种美好的礼物,而哈达铺镇也是如此,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干净的天空和质朴的人民,是一个充满了美好的地方。
哈达铺镇虽然总面积只有140多平方千米,但是这里盛产着黄芪、红芪、当归、柴胡等60多种中药材,尤其是享誉国内外的"岷归"更为珍贵。
在旅游业还没有发展之前,这里一直以洋芋淀粉加工以及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里的民风淳朴,植被覆盖面积大,降水量多,是个物产丰富的地区。
而自从这里建立起长征纪念馆,并且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后,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整个城镇,政府开始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有了"甘肃省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古镇"、"经典红色旅游胜地之一"等的称号,哈达铺镇越来越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和学生前来感受革命先辈的传奇。
之所以能够成为甘肃省唯一一个历史文化古镇,也是因为在历史上,哈达铺镇与红军长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达铺镇不仅是红军到过两次,在此补充补给的地方,也是万里长征能够能够胜利会师的一个转折点。
物资丰富的小镇
那么,这个远在偏僻的甘南地区,为什么能够成为万里长征路上的一个"加油站",还被红军称赞是"长征途中从未见过的一个繁华富裕的地方"。
从地域上来看,这里的雨水充足,年均降雨量有534毫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4%,很适合一些粮食的种植,尤其是在长征的那个时代,不仅能够自给自足,每家每户还能够有大量的存粮。
除了自然环境的赋予之外,这个小镇也是位于陕甘商道要地之处,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是西北商业的一个要地,光是靠着东西来往的商业流通,就足以促进当地的商业繁荣。
在明清时期还有许多来往的商人定居于此,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
到如今我们还能够看到约百年前这里存在的商业繁荣的景象,以及长征的红军到过的痕迹。正是因为这个小镇的繁荣发展,才能够让他们在二万五长征的途中,有为艰苦的红军提供物资的底气,和作为"长征加油站"的能力。
军民一家亲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为了摆脱国民军队的追击包围,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一共经历了380多次的战斗,牺牲的干部就有四百多人,经历了14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经历了沼泽地、雪山、荒草地······这一段靠着战士们的双脚走出来的路线,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光是这些数字就足够让人震惊,但是这些数字中还带着无数先辈的热血和艰苦的奋斗。
经历了一年的"边跑边打",红军不仅要躲避国民政府的追害,还要经历没有粮食、没有衣物的艰苦生活,当时有很多人不是牺牲在了战场上,而是陷进了沼泽、没有粮食补充体力、没有棉衣可以御寒。
在这个时候,红军凭着顽强的毅力走出了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川北地区,来到了甘南。前方部队首先进入到这个有着丰富资源的普通小镇时,镇子里的人在这之前都没有见过红军,所以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军民一家亲"的场景。
但是后来就有人开始跟一些战士搭上话,开始打听他们是干什么的,渐渐地,红军的事迹就在群众中流传开来。
本就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拉着这些红军战士问东问西,看到他们的样子心疼的跟自己家孩子受了苦一样,于是便拉着他们到家里面做客,又是给他们做好吃的,又是给他们缝补衣服,这才当真是"军民一家亲"呢!
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和转折点
虽然民众对待红军都像是亲人一样,但是在中央红军内部也是有纪律的,随着大部队的到来,有领导了解到情况后,就立刻安排部队在这样一个补给充分、还能歇脚的边陲小镇上,进行部队整顿。
因为当地的民众都是回民,所以有关方面也立下了不许在镇子里吃猪肉、不准擅自进入当地寺庙的严格条令。
为了让战士们能够补充一下严重消耗的体力,总部下达了每个伙食单位都保证战士们"天天都有肉吃"的命令,同时还给战士们采购各种衣物、骡马、担架等各种行军路上用的到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