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涿州人郦道元:“钻研地理、反腐倡廉”两不误

2020-09-07 14:25:05 作者: 北魏涿州人郦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文学家、地理学家、散文家。

在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道元村中,建造了一座"郦道元故居"。故居重建于1995年,占地3493.12平方米。

进了大门,门口是郦道元的塑像。正房门匾上写着:“善长居”三个字。门口旁边立着一块匾,写着:“中国郦道元研究院”。

故居内,有正房五间,内塑有郦道元执笔潜心撰写《水经注》仿铜像一座,两侧有大型山水人物壁画。东、西厢房各三间,室内展有各代咏郦道元故居的诗词和咏郦亭的诗词。

地理巨著

在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记得学过一篇课文《三峡》:

自三峡700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篇课文,就是出自于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经注》因《水经》而得名,《水经》是中国第一部部记述对水系的专著,但是,只有一万多字,缺乏系统性。

《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作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秦朝以前,我国就已经有很多地理类书籍,由于当时生产力不够发达,人们对地理的概念还不清晰,大多数作品都是虚拟出来的,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禹贡》等。

郦道元反对“虚构地理学”,他在《水经注》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法,那就是重视野外考察。

郦道元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是平东将军郦范。

郦道元少年时,父亲担任青州刺史,他从小跟随父亲一起访求山东水道,后来他就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资料。

为了《水经注》,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亲自实地考察,态度十分严谨。

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开创了我国古代写实的历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反腐先锋

郦道元不仅写了《水经注》,他还是一个反腐倡廉的好官。

公元489年,郦范去世,郦道元承袭父亲爵位,进入官场,为官生涯中郦道元的风格就是执法严峻,为政严酷。

他在做冀州长史的时候,连强盗贼人都吓得逃命。

当然,郦道元对于权贵同样不手软,反腐工作做得很到位。

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郦道元担任河南尹,负责治理京城洛阳。

洛阳有个汝南王,喜欢养一些漂亮的的男宠,其中有个名叫邱念的人,仗着有汝南王撑腰,嚣张跋扈、横行霸道,还明目张胆的卖官,经常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受贿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郦道元上任后,听说邱念的这些恶劣行为,他决心找到证据,将他绳之以法。

他为了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日夜不辞辛苦的调查,终于找到充足的证据,将邱念抓进了大牢。

汝南王知道后,赶紧请求胡太后下旨保邱念的命,结果,郦道元竟然抢在命令下达之前杀了邱念。

由此可见,郦道元真的是一位正义感爆棚、反腐倡廉的好官。

郦道元的一生,做人刚正不阿,做事一丝不苟,他既是涿州的历史名人,也是中国的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