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谋略:料事如神、很有见识的曹操是如何养成的?

2020-09-07 16:28:59 作者: 曹操谋略:料

曹军又把缴获到的袁尚辎重以及袁尚的印绶、节杖、黄钺以及衣物等拿去给邺城守军看,守军斗志顿时崩溃。不久,审配的侄子审荣乘夜开门放曹军入城,曹操于是占据了袁尚的大本营邺城。

8、断定公孙康比杀袁尚、袁熙

建安十二年,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北征乌桓,打败了袁尚、袁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的联军,袁尚、袁熙逃去辽东郡投靠公孙康。

有人劝曹操乘势追击,曹操说:“我将使公孙康送来袁尚、袁熙的人头,不必再劳师动众。”于是率大军从柳城班师。而在曹操班师回朝后不久,公孙康果然杀了袁尚、袁熙,并将他们的头颅献给曹操。

总之一句话,曹操是一位料事如神,很有见识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么,曹操的料事如神和见识,到底是如何养成的呢?

二、曹操料事如神、有见识的原因

1、能对大势作出准确判断

在公孙康杀了袁尚、袁熙,并将他们的头颅献给曹操之后,军中有将领问曹操:“您已退军而公孙康杀死袁尚、袁熙,这是为什么?”

曹操回答说:“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意即:公孙康一向畏惧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们就会合力抵抗;而缓和时,他们就会自相残杀;是形势使他们这样做的。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之所以有见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对大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曹操拒绝伙同王芬叛乱、料定何进必败等,也体现了他对大势的准确判断。

2、实践出真知

建安十九年,曹操任命毋丘兴安定太守。安定郡和羌人很接近,所以在毋丘兴上任时,曹操警告他说:“羌人如果想与中原交往,应当由他们派人来,你千万不要派人去。因为好使者不容易找,派去的人一定会为了个人的私利,教唆羌人对中原提出种种不当的请求。到那时,若不应允便会失去当地羌人的民心,如果应允又对我们没有好处。”

毋丘兴答应而去,但到了安定郡,却将曹操的告诫当作耳边风,派校尉范陵到羌,而范陵后来果然教唆羌人请求让他当属国校尉。曹操因此笑着说:“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我预测必会如此,不是我特别聪明,只是阅历多而已)

由此可见,曹操之所以能做到料事如神,很有见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实践经验,即我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

除外,曹操早年虽然喜好飞鹰走狗,不甚喜欢学习,但后来却能“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三国志·武帝纪》引述《魏书》语),发奋勤读,这也为他的料事如神和见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