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作为杜甫的好友,李白给他赠的这首诗,有一种真挚的安慰。被后世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所作的诗被视作“诗史”,仿佛他就是历史记录者,但仕途不顺的他,常年漂泊天涯。成都草堂,是杜甫流落成都时的居所,时至今日,草堂已经成为了博物馆,其中还新修建了一座大廨,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天宝十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为了躲避战乱,公元759年冬天,在友人的帮助下,举家迁至成都浣花溪,在溪畔修建茅屋。“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这就是杜甫对成都草堂的描述。一直到四年后友人去世,杜甫只得再次携家小流落异乡,草堂自此倾毁无存。到了五代时期,韦庄寻得了草堂遗址,为了表达自己“寻其人才得其处”的感情,他重建草堂,并使之得到保存。
从此以后,草堂一直得以保存,一直到明末,张献忠在成都起义,草堂毁于战火之中。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时期,都对杜甫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葺。民国后期,军阀混战,战争又让杜甫草堂遭受重创,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得以全面修整,并在1952年对外开放。
看过成都草堂的历史沿革变迁,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现代的杜甫草堂,相较于唐朝的“原作”,变化甚大,多次毁于战火中,又被多次重建,虽然大致是尽量按照原样建造,但是朝代更迭,物是人非,哪里能做到完全恢复呢?只是按照后世人的想法,去一一修建罢了,但是这样也能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来,后世人对杜甫的敬仰。
嘉庆十六年,在重修草堂时,为了纪念杜甫,曾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的经历,同时其位卑无敢忘忧国,忧民之心至死不渝的精神,感动了一辈又一辈的后世人,于是清朝监督官决定增修一座大廨,来纪念杜甫的从政经历。廨,是一种敞厅式建筑,就是古代官人办公的场所,至于在清朝时,究竟有没有官员在此办公,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是清朝人对杜甫的尊重是显而易见的。
大廨内陈设异常简单,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书架,没有任何其他多余的陈设。但是在大廨中央,建有一尊巨大的杜甫铜像,高度约有两米左右。只见杜甫手握诗书,眼睛却看向远方,眼神里满是忧愁,这尊铜像巧妙地使用了夸张的雕塑手法,将杜甫的身形极度的消瘦,体现出了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郁郁不得志的境况,而那忧愁的眼神,又将其忧国忧民的胸怀准确地刻画了出来,也将一介寒士的形象还原了出来,是杜甫雕塑的上乘之作。
这座雕塑之所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其实也有一层深意,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家,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伟大的诗人,都能有一个好的仕途。从杜甫留下来的诗句,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怀抱“仁政思想”的有志之士,更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但在官场路上,却是屡屡碰壁,不仅屡试不中,而且还久经战乱,不为重用,大才之人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最终抑郁而终,这对于唐朝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雕塑者特意将杜甫的身形做的形单影只,其实还表达出了,唐朝埋没人才的可悲事实,如果杜甫生在“唯才是用”的当下,相信他一定不会被埋没,必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闯出一番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