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谣言,周幽王受冤枉了

2020-09-08 16:31:02 作者: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这个历史典故让周幽王受冤。历史上的周幽王是西周的亡国之君,虽然此时没有封建王朝出现,但是仍然是有天子的。周幽王就是周朝的天子,是受到各个诸侯拥护的。只不过到了周幽王时期,问题出现了。

根据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来说,本来周幽王对各个诸侯是能够控制的,但是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断的愚弄各个诸侯,最终在犬戎进攻镐京时,周幽王继续发出求救信号,只不过当时的诸侯没有人相信了,最终周幽王被犬戎所杀。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国和犬戎联军杀死于镐京东南的骊山,西周灭亡,此后的周朝还没有灭亡,开启了东周时代。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周幽王的这个事迹进行了记载,这就是后来人们熟悉的烽火戏诸侯。可问题是,仔细阅读就会发现,烽火戏诸侯的问题有很多。

首先来说周幽王因为废太子事件而和太子宜臼(即周平王)势如水火。支持宜臼的犬戎为什么会成为逼迫周平王东迁的罪魁祸首?其次就是秦襄公在犬戎攻击镐京时率军救驾,援助周幽王。他既是周平王宜臼的敌人,又为什么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呢?

要理解秦、赵由兄弟转为敌对的原因,就必须说到烽火戏诸侯。在史记中,对此进行了记载。史记记载了“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姬、姜世代联姻。申侯本是周王室的亲家,他为什么要吃里爬外,联合犬戎攻击周都镐京呢?申侯的女儿乃是周幽王登基之初便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也就是他的王后。可是后来的周幽王喜欢上了褒姒。出于对褒姒的嬖爱,周幽王动起了更换储君的心思。

为了躲避周幽王和褒姒的迫害,太子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被迫出逃申国,向他的母家寻求庇护。盛怒之下的申侯为了向周幽王示强,宣布拥立宜臼在申邑少鄂即天子位。由此申侯与周幽王决裂。为了维护天子的权威,周幽王发兵伐申,结果遭到了申国、缯国与犬戎三部联军的迎头痛击,不但兵败将亡,周幽王自己也因此殒命于镐京东南的骊山。

在这场导致国家分裂的内战中,秦人究竟站在哪一边?此时史记记载了秦襄公“将兵救周”。言下之意,周幽王与宜臼父子反目以后,秦人选择了站在周幽王这一边。那没问题来了,周幽王死后,曾经的太子宜臼,也就是新即位的周平王决定迁都洛邑,司马迁又说道,是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的。

这就是史记中纰漏最大的地方,秦襄公先前明明是效忠周幽王,攻击宜臼和申戎联军的。怎么现在突然剧情反转,攻击过周平王宜臼的秦人倒要为他保驾护航?犬戎是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将镐京洗劫一空之后,犬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周平王东迁到底是为了躲避谁?根据王玉哲先生在《古史集林》一书中做出的论断,应该是为了躲避秦人。假如周平王因为秦人被迫东迁,那么谁又能为他擎天保驾呢?答案是:晋国。史书对此记载为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桓公六年》

周室东迁、王权衰落之后,晋国作为姬姓诸侯中的强者,肯定是有野心的。崤之战时,秦军偷袭郑国未果,回师途中灭了姬姓滑国,先轸又一次以“灭我同姓”为由力主对嬴秦开战。如何对待周平王的问题上,秦、晋两国选择的是相互对立的政治立场,而不巧,此时秦国的宗亲赵氏正投奔了晋国麾下。

通过这件事证明,晋国有意要主动承担保护姬姓同宗的国际责任。从宗法制度上说,所有的姬姓诸侯都是周天子的“儿子”。晋国这个长子并非是一朝一夕成长起来的。周朝王室衰微之后,晋国没有扩张空间,只得主动寻求与晋国的联合。好在“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

通过这些事来看,司马迁误信了《秦纪》中的伪饰,于是乎留下了《史记》中这笔漏洞百出的糊涂账。秦人修撰国史的时候,为了掩盖秦襄公侵夺周畿的非法行径而对历史真相做出了曲笔篡改。由此说来,烽火戏诸侯的事情是对周幽王的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