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不存在的,这只是部分人制造的假象

2020-09-08 20:32:27 作者: 明代产生资本

引言

明代的商业繁荣,随着经济中心向南方转移,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江南。随着商业的发达,就有学者称在这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以至于在1950年到1970年,针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论战。

说法怎么来的?

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统治者往往对从事商业者进行限制,社会地位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人们传统的观念开始转变,从事商业的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形态也逐渐打破,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那么,即使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封建社会的桎梏,中国会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大国,答案显然就不确定了。

在当时,在马克思理论的影响下,历史研究也以唯物史观为主导,将中国历史的发展形态概括为是五个发展形态,这也是老师从小给我们灌输的观念。

就有学者认为明代,尤其是当时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换代,资本主义萌芽就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如果不是由于清朝对其扼杀,中国很有可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的呢?

资本主义萌芽其表现

史料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这则史料的意思就是出现了“机户”和“机工”两种社会关系,所以就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表现。

我们最常引用的史料还有这则:里末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倾刻间歇。

史料中的这种现象很像欧洲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包买商”,所以就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明代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表现。

除此之外,江南市镇的发展也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其中一条证据。明代的江南地区,市镇十分发达,尤其是在苏州府以及杭州府等地方,不仅是当时的财源之地,而且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市镇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不仅数量多,规模与结构也是其他地区无法可比的。

因此,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当时的朱泾镇、枫泾镇,就当时这两个镇上,就有几百家商号,这些商号都是从事棉布的贸易。

除此之外,当时的丝绸业也是非常繁荣,冯梦龙在他的《醒世恒言》中记载,在明朝末年,江南的盛泽镇在当时的两岸就有从事丝绸买卖的牙行就有几千家,在附近的村落中,当地的老百姓都是从事丝绸。许多的商人来这里购买丝绸,盛况空前,人多的都走不开。

所以就有学者这就是当时出现所谓的市场经济,有了资本主义萌芽。

到底有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这种变化,当时的统治者的脑海中并没有所谓的资本主义的观念,只是感觉这种现象是能够为当时的政府带来很多的经济收入。

当时的江南地区虽然富庶,但是这也是江南一带才存在的现象,比例不协调,只有一些经济发达的某些地方表现比较明显。

虽然在当时商人的地位并不是像往常那么低下,但是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的观念还是在人们的观念当中。所以一些人在发财之后,总是会尽其所能进入官场。传统的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扎根了,所以说中国走向资本主义是很难的。

梁方仲先生作为研究经济史的权威学者认为,当时明代的商业资本的迅速猛增,只是代表了当时传统的封建主义在逐渐瓦解,传统的封建社会的矛盾逐渐加深。但是并不能代表这种现象能够产生资本主义。

汉学家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本书认为,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市场经济,但是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所以,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盲目的画上等号,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说法。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显然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最近爆红的游戏《江南百景图》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存在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的内容,以此形成了一个结合体,这在中世纪的大多数城市都是这样的。

而在中国的明朝乃至于清朝,自始至终这些条件都没有具备。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经济的发展也只是为政治服务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难以突破的。而在中国的商人也没有任何的政治地位,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时的政府对经济的经营权也很大权力,留给民间商人的生存空间也就非常小了。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

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也可以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直到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才一步步的认识到了西方体制,而且学习的过程也是非常漫长的。在明清封闭的条件下,会发展成资本主义简直是天方夜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