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7处传统古村落,九原大地感受游牧农耕交融之美

2020-09-09 06:09:01 作者: 内蒙古包头7

内蒙古,包头。

地处蒙古高原南端、内蒙古中部、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其间。

这里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公元前306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置九原郡,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清朝同治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五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在包头,至今保留着许多古朴静美的古村落,一起来看看,你去过几个呢?1 美岱召村

美岱召村位于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镇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城寺结合庙宇。美岱召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村落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美岱召最初是作为军事堡垒和权力中心而存在的,是众多“板升”中的“大板升”,建造于十六世纪中期。美岱召之名也是得于城堡成为佛寺之后。城中现在看到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是内蒙古地区常见的藏传佛寺殿宇的形态,建造年代同样稍晚于城墙主体。与政权东迁后在治所建造的大召等相比,美岱召佛殿由于政权发祥地的缘故,不仅不会逊色,而且更具象征意义。

美岱召因十七世纪初麦达里胡图克图活佛在此坐床传教而得名,一直延传至今,成为村名。美岱召建设年代久远,建筑规模宏伟,风格独特,保存完好。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寺内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

美岱召古城总体平面布局为不规则的正方形,四周筑有高厚的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内外表层砌以石块,高5米,底宽4米,顶宽2米,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85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唯一的南门为城门,城墙四角筑有重檐角楼。

召内殿宇楼阁,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经堂”和“佛堂”组成的“大雄宝殿”是该寺最为宏伟的建筑。纵深43.7米,横宽23.2米,佛堂内20多米高的金柱一贯到顶,柱上用沥粉贴金绘制的五爪盘龙栩栩如生。殿内壁画场面宏大纷繁,造型生动,工艺精美,具有浓厚的蒙古族艺术风格。大雄宝殿之东有太后庙,世传为供奉三娘子骨灰的灵堂。大雄宝殿之西为乃琼庙。方城内北部还有十八罗汉庙、观音殿、琉璃殿、八角庙、万佛殿及达赖庙等建筑。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另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美岱召村都要举办盛大的传统庙会,同时也是当地最隆重的物资文化交流大会。2 五当召村

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西北阴山深处,距包头70公里,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纯藏式喇嘛寺庙。村落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寺庙被群山环抱,山上苍松翠柳,郁郁葱葱,寺前小溪清澈,流水涓涓。整个寺院依山势建造,规模宏大,殿堂仓舍2538间,占地约20万平方米,鼎盛时喇嘛1200多人。所有建筑均采用藏式结构:平顶、直墙、小窗、白色,整个寺院山巅松柏辉映,显得十分精美壮观。主要建筑由六殿三府一堂和94栋喇嘛住宿楼组成。五当召的活佛是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称“额尔德尼.莫日根.洞科尔.班智达”,名望及地位均相当之高。

五当召的主体建筑,以八大经堂(现存六座)、三座活佛邸和一幢安放本召历世活佛舍利塔的灵堂组成;另有僧房六十余间以及塔寺附属建筑,全部房舍二千五百余间,占地300多亩。现存六大经堂为苏古沁殿、洞科尔殿、却伊日殿(显教经堂)、当圪希德殿、阿会殿(密宗经堂)、日本伦殿(菩提道学经堂)等。苏古沁殿坐落全庙的最前部,为全寺集会诵经之所。这些殿宇规模宏大,均为曲型的藏式建筑群。建筑物外墙洁白方整,开有深暗的柱廊和窗洞,屋顶为平板式四方形。主要建筑坐落山谷内一处凸出的山坡上。鼎盛时期庙内喇嘛有千多人。

五当召是内蒙古地区有名的学问寺。它为了弘扬佛法,专门设有供喇嘛们学习经典,研究佛学的学塾(札仓)。也是享有特权的政教合一寺院,设有监狱、法庭,并有武装。且建筑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画和雕塑,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3 美岱桥村

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大青山脉“九峰山”脚下,美岱桥村以其别具特色的建筑、古朴的民风民俗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民族的融合。村落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