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诸葛亮支招:如何北伐?还是要和日本人学

2020-09-15 08:12:14 作者: 为诸葛亮支招

诸葛亮这个“智圣”的军事能力其实是不太行的,六出祁山,寸功未立,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忍不住吐槽: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矣!

连年劳师动众,啥实际事也没有干成,领兵作战,实在不是丞相所长哪!

诸葛亮到底哪不行呢?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宏甫总结得好:“诸葛一生唯谨慎!”

谨慎不是好事吗?这要分情况的。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如果您是强势的一方,那谨慎可以巩固您的优势,确保夺得最后的胜利,就像司马懿所做的那样。然而,如果您是弱势的一方,那谨慎就不是好的品质了,按部就班的话,您获胜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这其实可以从概率上去解释。比如您和国手打乒乓球比赛,如果按照正规的赛制来决胜负,您是毫无机会的,即使国手一时失误,他也能扳回来。

对于弱势的您来说,最理智的打法就是一球决胜负,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国手的一瞬的失误与您一瞬的超常发挥上,这样,您的胜率才最高。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一样。与曹魏相比,蜀汉的实力太过弱小,像诸葛亮这种按部就班的打法是根本不可能灭掉曹魏的,即使把曹魏打败10次,它还是有实力翻盘。即使诸葛亮的北伐目标实现了,把整个西凉收入囊中,对曹魏的影响其实也不大,曹魏还是能依仗兵力优势夺回来。

那诸葛亮应该如何北伐呢?1700年后的日本人给出了答案。

日美开战前的日本,面临着和蜀汉同样的困境。

当时的蜀汉,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说: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诸葛丞相说,和曹魏打吧,实力上打不过;不打吧,我们早晚要完蛋。

当时的日本也是一样,美、英和荷兰联合对日本实施了原油禁运。和美国开战吧,打不过;不开战吧,等原油储备耗光,日本就只能任美国摆布了。

所以,要想不被敌人制住,开战是唯一选择,在这点上,诸葛亮和当时的日本决策层都是非常清楚的: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分歧出在怎么打上。

诸葛亮的打法是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效果读者老爷们都看到了,至于原因,龙马君也为大家分析过了。过于谨慎,实在不是弱势一方该有的品质。

日本的打法则是激进得多,直接集中所有精锐编成大规模的联合舰队,长途航行近1万公里,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企图一战而击垮太平洋舰队。

当然,虽然实际战果不是很好,但是这个战争策略本身是非常漂亮的,非常符合博弈论。

作为工业能力和军事能力远不及美国的日本,无疑在对抗中处于绝对的劣势,随着战争的继续,日本的劣势将越来越大。根据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判断,美国仅加利福尼亚一州的工业能力可能就要超过日本全国,在一场消耗性的战争中,日本毫无胜算。

那如何才能有一线生机呢?也就是日本实际采取的策略,集中所有力量执行最为冒险但是一旦成功就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计划,即使有可能一战而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太平洋战争失败的结果并不能否认日本这一策略的正确性。

三国时的蜀国,其实也应该采取这一策略。既然北伐的目标是灭掉曹魏,而两国的实力又非常悬殊,那就绝不能采取常规的军事策略。从这点上来说,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的偷袭长安会师潼关的方案其实是最可取的,虽然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但是,蜀汉作为弱势一方,这样的风险是必须冒的。

然而诸葛亮终究未能采用:“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患不胜!”

风险是小了,但是彻底获胜的机会也没了。从这点来说,诸葛亮真应该向后世的日本人好好学学。

欢迎关注,与龙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