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果真是万世传扬的英雄吗?他有哪些人事、军事上的败笔?

2020-09-15 10:17:56 作者: 诸葛亮果真是

东汉末年,刘备起身布衣,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最终夺取荆州,进军益州,夺下汉中,事业达于顶峰。

但此后关羽大意失荆州被诛,张飞被刺,刘备自己在讨伐东吴时遭遇夷陵大败,病死于白帝城。此时蜀汉已成孤弱之势,局势已万分危急。

这时候,诸葛亮横空出世,被刘备托孤,受托辅助后主,撑起蜀汉江山。他之前向刘备献三分天下之策,助刘备成就了三分之一天下,成为万世传扬的英雄。

那么,诸葛亮果真如此英雄吗?

实际上,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见于正史《三国志》之中,所以后世对“空城计”的解读也颇有缘木求鱼的滑稽感。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更是张冠李戴、子虚乌有之事。

后人只能根据诸葛亮的《出师表》,来感知他死而后已的决心。实际上,诸葛亮如“失街亭”的马谡一样,言过其实,他于国于家并无太大功勋,反而导致了蜀国后期的衰弱。很多人认为,蜀国之败,肇始于诸葛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诸葛亮在掌握蜀汉大权后,有哪些人事、军事上的败笔。

诸葛亮的用人有颇多争议,他赏罚分明不假,但亲疏有别也是真。

《出师表》中所说的费祎、董允、向宠等人都忝列高位,把持社稷。终蜀汉一朝,权柄始终掌握在诸葛亮党羽手中。而诸葛亮如此作为的理由就是兴复汉室,北伐中原。这使得诸葛亮掌握生杀大权,李严等蜀地本地将领逐渐被废黜。连年的北伐实际上无太大功绩,远没有《三国演义》所描述的给魏国带来太多的麻烦。反而使得天府之国更加疲敝,本地派与荆湘派的争斗更加严重,这直接动摇了国本。

终蜀一代,少数民族叛乱非常频繁。这不是《三国演义》所讲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武功,反而是他治国理政的失败。对少数民族侵夺太烈,这是蜀国政治恶化的表征,也是蜀国灭亡的症候。

下面举两个在人事方面的明显败笔作为例子。

第一次北伐时,首战对于蜀汉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诸葛亮竟然让没有上过战场的马谡独立统领大军,在战略要地街亭与蜀军进行战略决战,导致蜀军大败,这十分令人不解。当时他为何不用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魏延、王平、赵云等良将呢?

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早知魏延与杨仪之争由来已久,他没有及时采取办法化解二人矛盾,反而在安排后事时,对人事安排做出不恰当的处置,导致魏延与杨仪二人双双败亡,蜀汉也因此实力大减。

刘备在世时,能善用四方英雄豪杰,使他们并力向前。然而,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大权,却多用权谋诡计,让部下互相倾覆,这实在诚不可取。

实际上,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最大“败笔”,就是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说起“子午谷奇谋”,《三国志·魏延传》是这样的说的: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延的计划就是带领五千轻兵和五千负粮士兵,迅速通过子午谷,抢占潼关、武关等重要隘口。从而起到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的作用。

为什么要占领潼关和武关?

魏延如果拿下潼关、武关等关中大门,这样的话,可以确保关中的安全,进而防止魏军主力迅速增援,由于魏国当时在陇右和河西地区兵力分散,而且并不多,后面出击的诸葛亮大可一一击破,从而吞噬潼关的西北之地,进而可以剑指中原。

从战略上来看,魏延的计划一旦成功,那复兴汉室完全不是梦。

大家都知道,魏延的计划是因为冒险性太大,才被诸葛亮否定的,那到底有多冒险呢?我们梳理一下,此计划需要满足五个条件,分别是:

一、战术上的突然性;二、行军速度;三、吴国的牵制;四、蜀军后续战略部署;五、蜀军的跟进速度。

我们分析一下,每一条的难度:

第一条其实很容易满足,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在关中地区魏蜀根本就没有交手,并且刘备死后,魏国对蜀国的防御是每年递减,对吴国大量用兵。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蜀就已经休战长达九年之久了。

第二条隐蔽工作很难做,但是对于子午谷这条线来讲,魏兵根本就没有把守,其实先要做的就是清理工作,在高速进兵,只要做好,完全能够做好隐蔽工作。

第三条其实已经满足,在诸葛亮北伐之前,魏吴之间始终保持紧张状态,魏国更是多次进攻吴国,甚至连曹丕都亲征吴国,所以双方都是重兵防守,而吴蜀之间关系已经修好,如果需要配合作战,吴国仅仅需要演习,就可以牵制魏国视线。

第四条如果诸葛亮真的同意,按照诸葛亮的性格,必然会经过周密部署。

第五条需要蜀国发动最精锐的部队,进行出击,并且要速战速决,不能耽误战机,不过此时的魏国关中部署薄弱,其实很可能实现的。

看似以上几点都满足,但是魏延的计划需要同时满足以上几点。还有最重要前提就是,魏延必须拿下潼关和武关。

这些条件同时满足,危险性就极高,稳重的诸葛亮最终选择了自己的“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而不选择魏延的计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魏延的计划呢?

诸葛亮不认同魏延的计谋主要考虑两方面:

一、冒险性太大,不然诸葛亮怎么会选择自己稳健的办法呢?不过诸葛亮的办法确实稳,但是会增加后勤的难度,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每次北伐都缺粮食,这就是其中的原因,因为每次蜀中都要翻越秦岭山脉才能将粮食运到汉中,每次与魏国打起消耗战,最先认输的都是蜀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