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侠义指汉族人,广义是指华人、中国人。“汉人”一词是因汉朝而得名。那么问题来了,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汉朝以前有秦朝,汉朝以后有唐、宋,为什么流传至今叫“汉人”,而不叫秦人、唐人、宋人呢?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抽丝剥茧,一起追溯一下“汉人”的源头、传承及历史变迁。
一、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产生及传承
华夏族起源于上古时期的黄帝和炎帝部落,两个部落为争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爆发了阪泉之战,最终炎帝部落战败,并入了黄帝部落,成为炎黄部落,从此有了我们后世“炎黄子孙”的称谓。后来,炎黄部落逐鹿中原,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东夷九黎族部落,并最终与山东境内的东夷部落组成了华夏部落联盟。自此,华夏族正式诞生。
那么,“华夏”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西汉时期孔子后人孔安国著《古文尚书》中解释为:“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
“冕服采章”,这种服饰实际上就是由图腾崇拜而来。 “华”与“花”二字古代通假,炎黄二帝的母族是活动于洛阳西北平逢山一代的有娇(虫乔)氏,他们以蜜蜂为图腾,蜜蜂采百花而成蜜,自然由对蜜蜂的崇拜延伸到对花的崇拜。所以,炎黄子孙自称“花(华)”,就是源于此。
(华夏部落逐鹿中原)
而“夏”则源于山鸡。山鸡古称夏翟,简称夏。古人以山鸡羽作舞具,称为“舞夏”。山鸡又称“鸫”(音洛)。
华夏族正是因为对鲜花、山鸡这两种“五采皆备”的生灵十分崇拜,从而自美其名。
其实,在上古时候,“华”与“夏”两字同音,本是一字,相互通用。《左传》记载:“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华”、“夏”二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尚书·武成》:记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以后渐合称“华夏族”。
另外,“夏”字也因“夏水”而得。我国近代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说:“质之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汉中)之际,因水以为族名,犹生姬水者之氏姬,生姜水者之氏姜也。夏本族名,非邦国之号,是故得言诸夏。”
从这段考证可以看出,夏水即汉水。
(冕服华章,大国曰夏)
在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770年,以华夏族为主体的部落联盟摆脱了松散的部落管理模式,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建立起了奴隶制王朝。启在偃师的二里头建都,就以“夏”作为他的王朝的名称。
奴隶制王朝共历夏、商、周三代,延续一千多年。随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和战国的分裂时期,此期间大小诸侯国林立,各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对民族称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但是各国民族主体基本都是自西周以后华夏族分支出去的主体民族,包括秦国人也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
所以,华夏民族没有因为战乱和分裂而中断了传承,“华夏族”的称谓也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和“汉族”一起使用、沿用至今,今天我们常常提到的“华人”就是“华夏人”的简称。
(汉服,前世今生别样的美)
二、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秦人”称谓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最应该因朝代而获得这一殊荣的应该是秦朝,相应的称谓便是“秦人”。
秦朝时一个分水岭,秦朝以前的夏、商、周是奴隶制王朝,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是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最初在征服和被征服的时候应该是不同的民族,时间久了,就淡化了民族观念和国家概念。而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专政的封建制国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南征南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同时对西南和北疆进行开发,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彰显出了泱泱大国风范,为四方所臣服。
当时,“秦人”的称谓就开始出现了,西域诸国在与秦王朝的政治经济交往中就称呼华夏族认为“秦人”,以至于外国对中国最早的称呼就是“秦”——“CHIN”,并流传至今,直到现在欧洲许多国家称呼中国还在沿用“CHIN”。
但是,秦朝的存在时间太短了,历二世而亡,前后不过十五年的时间,随着秦朝的灭亡,秦朝的影响逐渐消失,“秦人”的称谓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直至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威服天下的大秦帝国)
三、“汉族”代替“华夏族”出现在历史舞台
上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国家,是当时世界上与罗马帝国并列的强国。汉朝建立以后,从汉武帝开始,西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了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而在这些交往中,其他民族开始称呼汉朝军队为“汉兵”,出使别国的使节叫“汉使”,生活在汉朝地域的人们叫“汉人”,“汉民族”的名称也基本上确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