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人,最看重什么?
言行合一。
自己都无法践行的“言行”,怎么可以有力地说服他人?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真有不少“名人”,对于自己的实践有另一番解释。如:康有为,他对“夫妻”的理解是:“两欢则相合,两憎则相离。”他虽然一再主张“一夫一妻制”,可是,他和自己的六位太太却没有到“两憎则相离”的程度。
康有为的大太太张云珠,乃外舅张玉樵之女,爱康好学聪慧,便将女儿许配给他,这桩婚事是双方父母包办的。1876年的腊月,年方十九的康有为与年方二十二岁的张云珠喜结良缘。张夫人比他大三岁,性情温顺贤惠,婚后很孝敬康母,“终日勤勤,无稍暇”,能识人体,尽力支持康的事业。
康有为的二太太梁随觉,是广东博罗县人。她识文断字,略通文墨。她对康有为的一纸一字都珍视爱护,搜集和保存了不少康有为的信札手迹,成为研究康有为晚年生活的重要资料。1897年嫁给康有为,婚后不久,变法失败,康便带上这位年轻妻子踏上了漫长的流亡之路。
而梁随觉也成为近代中国女界见识最广、游历国家最多的人之一,亚、欧、美主要国家和地方都留下她的身影。在偏僻闭塞的印度大吉岭,生活极为清苦,在痛失幼子的巨大打击下,梁夫人强忍悲痛,精心安排一切,康有为才得以安心潜入他的理想王国,完成《大同书》。
所以说,在康有为娶后来的四位太太时,他已经算是一个“老夫”了。
三太太何旃理,美国华侨。当时,49岁的康有为正在美国西部,受到了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并请他做演讲。何旃理自幼受过严格的教育,不仅通晓中国文化,还精通四国语言。于是,她听说此事后,也来到了现场。
只见康先生意气风发地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陈述着他的“救国理念”,大家都沉浸在他描绘的美好未来中。之后,他话题一转,谈及“男女平等的问题”,他说道:“男女虽有性别差异,但是,其它的一切却是一样的,必须实行男女平等。”当时,台下的何旃理被康先生的气度及思想折服。
演讲一结束,她就跑上前,表示了自己的“崇敬”之情。康先生看着眼前的这位美丽女子,在她的要求下,将近代的科学观点、西方的一些运动以及戊戌变法细细地说了一遍。所以,二人对彼此都有了极好的印象。康先生临走前,试探性的给何旃理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要在各国宣传自己的“理论”,还会开办公司,如果,能有一位懂外语,又能说得来的“知己”帮助自己,该是多么大的荣幸。
何旃理收到信后,自然欢喜非常,之后,两人便开始了“书信传情”,感情进一步加深。后来,这些情书到了二太太的手里。
当时,何旃理得知康先生要动身去往欧洲处理一大笔捐款,因舍不得他离开,就和家里人说了两个人的事情。何家上上下下,没人不反对:
一是、两人的年龄相差30多岁;
二是、康先生的身份不好,是清王朝通缉的“钦犯”。
只是,何旃理执意要嫁,家人只得作罢。
婚后,二人满世界跑,何旃理凭借着她的语言优势,给了康先生不少助力,极受疼爱。
1913年,康母去世,康先生回国奔丧,全家定居在上海辛家花园。但一年后,何旃理竟患上了猩红热症撒手而去,这一年她24岁。这个事件对康先生的打击很大,每到忌日,都会在她的灵前焚香哭拜。每年清明,他都会亲自去墓前祭祀,年纪都一大把了,还跪在墓前痛哭不已。
于是,为了纪念他的这位“爱妻”,康有为让投宿在辛家花园的徐悲鸿,根据死者遗像作画。后来,康家后人将此画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这是徐悲鸿早期的作品。
他的四太太市冈鹤子,是位日本人。当时,康有为流亡日本,认识了市冈鹤子,并将其带回了国内。
关于她的故事,流传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康先生虽然对这位四太太很是不错,但她是异国人,在文化上很难融合。除此,康家是个大家庭,各方面协调起来,非常考验智慧。所以,在1924年,尽管市冈鹤子有了身孕,可是,她还是毅然选择回国,不久后产下一女,但最后,她却在郊外自杀了。
而其中很多的原因,则随着市冈鹤子的死去,成了无法解开的谜题。
另一个版本,则有些悲情。
市冈鹤子作为“佣人”的身份来到了康家,平日的活不多,和大家的相处也非常愉快。因为,康先生喜欢旅游,便经常带着她。
之后,相处的时间久了,康先生就决定再娶一房夫人。当时,二人的年龄差距很大。而康家的大少爷,和市冈鹤子年龄相仿,就读于当地一所大学,谈吐不凡,富有朝气。二人谈的很合拍,在她20岁生日那天,大少爷邀请她外出游玩。
结果,二人撞出了火花。
这让市冈鹤子又惊又喜,她没有想到大少爷是如此有情调之人。但另一方面,她的内心却很害怕,这件事情万一被他人得知,那将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二人将这件事情藏的很好,表面上依旧是母子关系,可是,背地里却是一对情人。这段恋情持续了有八年之久,都没有被发现。
只是,突然有一天市冈鹤子感觉身体极为不适,食欲不振,还一个劲犯恶心,她怀孕了。这让她惶恐不安,内心的谴责让她不知所措,除了大少爷,她没有人可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