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和张辽同样是拒不投降,为何曹操放了张辽而杀了高顺?

2020-09-18 13:20:42 作者: 高顺和张辽同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古代战争残酷,战场无眼。人们为了苟活以报他日之大仇,为了生存以期来日与家人之重聚,或是仅以人性本身对于生命的渴求。所以在两军交战中,便会有率军投降这一举动。而反观将帅,他们也会从大局出发以招降之法,来达到收服对方军队折为己用的目的。

尤其从《水浒传》中的描写可看出,梁山一把手宋江常派遣手下下山,威逼利诱好汉上山。若是不服者等到上山后,宋江再给人松绑。并以礼待之,内外兼施,将其纳降。显然,明主善用好手段招降敌人,开放胸襟广纳贤才,收之为己用。

三国时期掀起风起云涌之势的曹操自也不例外。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亲自东征吕布,围攻下邳三月。终致吕布弹尽粮绝,大将被俘,而后他本人也只得投降。

而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收服吕布势力俘获的将领中,面对同样拒不投降的虎将高顺和张辽,曹操当场做出了斩杀高顺留下张辽的举动。并将高顺首级送往许都,悬挂城门示众。而张辽却辗转投入曹操旗下,成为曹营一员虎将。其后他戎马一生,建功无数,最终受封为晋阳侯。

由此可见,高顺和张辽同样是吕布手下的两员拒不投降的虎将,可是他们的待遇和结局却不同。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两人之间的际遇如此不同?曹操又为何要斩杀高顺留下张辽呢?这中间究竟有何隐秘?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解释如下:

1、高顺对吕布“愚忠”,张辽却郁郁不得志

先对两人的性格进行分析。根据史载资料,高顺浩然正气,治军威严,想来是武将中的“海瑞式”人物。史记他不好饮酒,极为自律,忠贞不贰,一生只孝敬一主。虽然高顺并不十分受吕布器重,但他在吕布阵营当中的官职也不小。

即便吕布对其忽冷忽热,他还是死心塌地地追随着吕布,可见“愚忠”。不过这也说明了高顺是一个过分光明磊落忠义之人,他不畏强权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他有自己内心的正义坚持和操守。

如果曹操多费周折,或许高顺也能辗转投入曹营。但这违背了高顺原本的意愿,即使人在曹营心却不在此处,未必能真心实意为曹氏政权征讨四方。

显然,对于曹操而言,收服高顺是个高成本,低收益的举措,而且还有被“愚忠”的高顺反水的风险。故却精明如曹操,虽然也真心实意敬佩高顺之忠义,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斩高顺以绝后患。

可是,同样身为吕布部下的张辽他的命运却和高顺不同。他虽兵属吕布,但因为鲁国相国北地太守等名衔,使得张辽郁郁不得志。诚然,在吕氏集团中张辽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也有隶属于自己的直系武装力量。

另外,从他日后隶属于曹氏政权的表现来看。张辽具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并不盲从于吕布,更多只是将其作为自己的暂居地。若吕氏集团发展形势好就安心跟随,但集团一旦倒台,张辽就会另觅出路。

可见张辽对于吕布并不十分忠诚,显然比起“愚忠”的高顺,他更值得曹操招降。加上他也是个勇猛之人,故而曹操将其释放,纳入自己麾下。

2、高顺的“陷阵营”对曹军造成伤害,而张辽却没有拿手绝活

高顺任吕布营下时,人虽板正非常,不是搞官场政治的好手,劝谏吕布也得不到良效。但他治军统下却有自己的一套,他所统辖的“陷阵营”,是整个三国数一数二的精锐之军。而高顺每次率领陷阵营攻打敌军,勇猛非常,很快便能使敌方阵伍沦陷。

在其与曹方军队作战时,同样给曹操队伍带来不小的打击,并制造了诸多麻烦和伤害。别的不说,就当时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刘备,却被高顺率军打得溃散。

这使得曹操面子尽失,即使曹操再大度,也够底下士兵将帅狠记高顺一笔了。是以后来高顺拒不投降,曹操为了安稳军心,也只能将其处斩以振军威。

张辽虽然也同样有击溃曹军的经历,可是他却没有拿得出手的绝活,没能像高顺一般统筹“陷阵营”重创曹军,声名在外。正是张辽没有如此利匕,所以对曹军的实质伤害也比较少。

由此仇恨也没有高顺那般明显,所以曹军对张辽并没有十分的仇视和排斥。曹操也不用拿捏姿态,非得杀之泄恨以全民心,是故张辽得以保全。

3、高顺态度傲慢,张辽骂曹操却是博取忠义名声

正如前文提及,高顺是个刚正不阿之人,所以他面对曹操时,觉得他是个大奸臣,不配和自己对话,和他也没什么共同话语。是故当高顺被俘获之后,面对曹操的多次问话,他视而不见而沉默不语。然而,高顺虽无言语,却又掷地有声地表明了愿以死明志,效忠吕布的意愿。

而高顺的沉默不言落入曹操眼中,似有对他有着强烈的讥讽嘲谑之意。试问将帅问话,而俘者拒答,让将帅颜面何存?正是因为高顺的一声不吭、傲慢的态度,使得曹操大为尴尬,下不了台 。所以他心中不悦,故而命人将高顺斩杀。

而在《三国演义》中,特意写到了张辽拒不投降曹操,大声斥骂其为奸佞之臣,裹挟汉室,意欲不轨……。然而,言之凿凿,却是虚张声势,未能知行合一。由张辽不久转投曹营,死心塌地为曹权卖命屡建功业可知,张辽并非真正效忠吕布。

若张辽真正忠义,又岂能心无滞碍为杀先主的曹军冲锋陷阵呢?所以所谓拒降只是张辽临时作的一场戏,来保全自己能让人以为其忠义的好名声,真真虚伪至极。

显然,曹操是个眼明心细之人,对于张辽的做派,他岂能不知。虽然曹操面子上挂不住,但是他渴望人才,对张辽可以既往不咎,将其留下,戴罪立功。这也正是曹操的“痞子枭雄”吃硬不吃软的性格使然。

4、高顺人缘不大好,张辽却有关羽做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