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最著名的词作,看似伤春惜春,实则伤今抒怀惜时

2020-09-19 10:16:33 作者: 晏殊最著名的

自古文人多喜欢伤春悲秋,悲秋的感情还好理解,伤春又是怎么来的呢?春天是生机勃勃的,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春风暖和,这一切都是美好的,那为何生出感伤的情绪?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伤春”之情,仔细想来,也不难理解,文人伤春,伤的是暮春的万花凋零,伤的是满地的落红,伤的也是那已逝去的光阴。几千年的历史中,遗留下来的关于伤春的诗词不少,能写得出众的,却不多,能够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更是少之又少。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与欧阳修一起并称为“晏欧”,北宋文坛上一抹浓厚的色彩。说起晏殊的一生,也是极为传奇,十四岁以神童入世,小小年纪就已经达到了很多人望之不及的地位,在宦海中浮浮沉沉,晚年官职宰相。现代人在晏殊的词中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文雅,在这样的文字中,我们常常会幻想,晏殊是一个风雅的翩翩公子,或是一个多情的词人,不然怎么能够吟出“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样的词呢。初次学到晏殊的词,是在十二三岁的豆蔻年华,那一首也是他最著名的词作《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看似伤春惜春,实则伤的是今时今日,抒怀的是惜时之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听一支新的曲子,喝一杯美酒,还是同去年一样的天气,还是在去年的那个旧台之上。上片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当前对酒当歌的现实情景,从句式和语调中,都可以感受到,词人当前的心情,是轻松而喜悦的,带着潇洒闲散的心态,似乎是醉心在这样的宴席之中。词人一边听曲一边喝酒,这样的场景触动了对“去年”的回忆,一切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但这一切好似又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这改变是不可逆转的。要问改变的是什么,也许是那悠悠岁月中,改变的一系列人和事吧,词人是这般的怀旧,便生出了哀伤之情。

“夕阳西下几时回”,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能够再回来。这一句描写的还是眼前之景,但看着这眼前之景,诗人却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对时光飞逝的惆怅,还有对美好事物的重新出现的期许。看似描写的是眼前的食物,实际上已经扩展到了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不仅有感性的叹息,还有理性的沉思。太阳东升西落,这是大自然无法改变规律,人们只能寄托于它重现升起的时候,再次一睹它的光辉,可光阴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不能够重复。所以细细的品味“几时回”,便能体会到词人蕴含其中的心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犹如焕然天成,音律和谐,缠绵婉转,这一句也成为了这首诗出名的原因。花儿的凋谢让人无可奈何,这归来的燕子也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花的凋谢,春天的消失是不可抗拒的,心有惋惜,却也无济于事;但这筑巢的燕子,却在词人忧伤的情感中,增加了一抹欣喜。这两句描写的依旧是眼前的景色,意境却有所不同,仿佛在告诉世人,美好事物的消逝是不可阻挡的,但这些事物消逝的同时,也会有美好的事物不断地再现。

“小园香径独徘徊”,说的是词人独自一人在凋零的花丛中走来走去,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即便是知道新生的事物不断出现,但并不等同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地重现,它们不过是“似曾相似”罢了。词人心中也清楚地明白,所以伤春的情感还是久久不能抹去,含着这样的哀愁,诗人独自行走在花丛中。诗人也许是真的伤春,也许是看到暮春的衰败之景,联想到了物是人为的惆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