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2千多年的沉重黑锅!

2020-09-20 00:01:19 作者: 背着2千多年

秦朝大宦官赵高,一直以来在历史上都呈现出“脸谱化”的奸臣形象。我们似乎习惯于对历史人物忠奸、黑白两极化的二元解读,往往忽略了人的复杂性。也许,忠奸好坏常常是个定义的问题,掌握话语权的人定义他是忠,他就是忠,定义他是奸,他就是奸。何况是两千年前的人物,这种定义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失真的情况,这都是很大的问题。

按照《史记》记载,赵高的第一桩坏事就是,秦始皇病死沙丘之后,赵高勾结丞相李斯秘不发丧,然后又纂改秦始皇遗诏,拥立胡亥为帝。并将原本应该继承帝位的公子扶苏赐死了。

2000年来,这段历史似乎已成定论,鲜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若有人产生疑问,也往往会被批评是泛历史虚无主义,认为是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过在2009年从海外抢救回归的一批竹简上,却给我们展示了这段历史的另一面貌。其历史的真实性可能并非如此。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有不少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就包括大量甲骨以及竹简,都是非常珍贵的史料。2009年北京大学接收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竹简,共3300多枚,抄写年代最晚在西汉中期,因此这批竹简被称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

这批竹简共有20多卷,其中第三卷名为《赵正书》,主要记载秦始皇相关的事。先秦时候贵族有姓有氏(所谓姓氏就是这样来的),秦始皇姓嬴、氏赵、名政,赵正就是指的秦始皇。

《赵正书》的部分内容于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颇为相似,但在秦始皇死后的一些事记载上有很大不同。

比如竹简《赵正书》所载——“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说的是秦始皇巡游天下之时病情加重(笃,有病势沉重的意思)。丞相李斯和御史冯去疾(此人还兼职右丞相,李斯是左丞相)冒死向秦始皇进言:如今我们远离都城群臣,恐怕驾崩之后朝中大臣有变,请立胡亥为继承者(以稳定朝政)。秦始皇说可以,同意了。

按《赵正书》的记载,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为帝,是经过秦始皇统同意的,并不存在什么赵高、李斯合谋篡改遗诏之说。而且在此记载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赵高的戏份——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如果《赵正书》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赵高简直冤枉死了,想一想也是可怜,两千多年来背着一口大大的沉重黑锅。

稍作分析你就会发现,《赵正书》的记载更符合逻辑一些。首先,公子扶苏很早就被秦始皇打发到边疆去了。一般情况,按人性来说不会将最喜欢的儿子打发到边疆那种艰苦的地方去。可见扶苏起码不是秦始皇最宠爱的儿子。

而秦始皇巡游天下,一直把胡亥带在身边。秦始皇有30多个孩子,独独带着胡亥,这可以说明秦始皇很宠爱胡亥,那么把皇位传给他也是合情合理了。

由此分析,《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胡亥通过纂改遗诏才登上帝位,这反倒有些不符逻辑。

公子扶苏人品德行很好,受世人爱戴,为何秦始皇却不喜欢他呢?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受儒家学派影响颇深的扶苏对此十分反对,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的分封制是祖制,是礼法之根本,不可废除而另行郡县制。政治上的不合拍,使得父子俩间隙越来越大(恐怕也是扶苏被打发到边疆去的重要原因),慢慢的,秦始皇将继承者的天平倾斜向了胡亥。

这里还有一个重大疑问,司马迁与秦始皇相隔时间并不久远,不可能不知道真相,但为何《史记》的记载与《赵正书》相去甚远呢?

其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司马迁知道《赵正书》所记载的情况,他最终选择了纂改遗诏那个版本,大概是出于政治宣传上的考量。在秦末农民起义时就流传着“胡亥不当立”的说法,以此作为起义的某种正当性。

而“胡亥不当立”的说法对汉朝建立的法统,也是很有益处的。如果胡亥当立,且他像公子扶苏那样人品德行都很好,你却还去推翻它,这在黎民百姓心中和历史上多少会使人产生同情,使得新王朝背负上道德压力,其合法性可能也会受到质疑。

一个王朝推翻前一个王朝,总要极力抹黑前朝,就像周人对商纣王干的那样,实为新王朝的建立找到所谓合法性。在后来2000年的王朝更迭中,可以找到太多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