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虞稷与《千顷堂书目》

2020-09-21 22:34:47 作者: 黄虞稷与《千

我国古籍的目录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料。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目录类中,从古代大量的公私目录中,仅选辑十一种,而《千顷堂书目》即是其中之一。《总目》对这一书目的评价是:“考明一代著作者,终以是书为可据。”清代学者杭世骏对黄虞稷的推崇,更尊为有明二百七十载的王俭和阮孝绪。直到今天我们考订明代文献,仍以《千顷堂书目》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黄虞稷生长于南京,千顷堂遗址虽渺不可寻,但是追述南京文献掌故,对于我们批判继承目录遗产,也许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一、黄氏父子的生平

早在三百多年前,南京户部街(今太平南路西侧横巷)有一著名的藏书家,黄居中,他字明立,学者称他为海鹤先生,祖籍福建晋江(今泉州市)。他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卒于崇祯十七年(1562-1644)。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考中举人。先任上海教谕,后调赴南京国子监,据《南雍志·职官表》的记载,先任助教,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升监丞。监丞的职位相当重要,兼掌师生过失。他一生笃志好学,至老不衰。对前朝史实,当代艺文,无不蓄意搜集。由于得书困难,几乎每遇好书就亲自抄录,因此毕生所藏书籍、图画、金石极为丰富,在当时多为学者称道。他的藏书室名为“千顷斋”有书目二卷,即后来流传的《千顷堂书目》的基础。钱谦益在《牧斋有学集》内曾写过一篇《黄氏千顷斋藏书记》,记载钱氏在戊子之秋(清顺治五年1648年)因辑《列朝诗集》,曾在千顷斋借阅明代诗文集,得见前所未见之书,可想其藏书的丰富。有些方面,或在绛云楼藏书之上,总数约有六万余卷。

黄居中从五十岁起在南京国子监当学官,束修所入不多,节衣缩食,在购书抄书上破费不少。他到八十高龄,仍然挑灯夜读,达旦不倦,寝食坐卧,晏居行役,未尝一刻离开过书本。当明末时期政局纷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极其错综复杂,他无心过问政治,闭门读易,考订礼制,致力校雠,笺注数改,丹铅杂陈。他一生的著作,见于《千顷堂书目》的有《文庙礼乐志》十卷,《皇明文征论录》口口卷,《二酉斋诗》六卷,《千顷斋初集》二十五卷,二集四十卷,三集四卷,《千顷斋杂录》十卷。当1644年清兵入据北京的消息传到南京时,这位八十三岁的老人,受到极大刺激,在痛哭伤心之下,一恸身亡。

居中有二子,长子虞龙字俞言,少有逸才,不幸早亡。次子虞视字俞部,亦字楮园,能继承父业,虽经历明清易代的变革,藏书不仅没有散失,而且日有增加,更丰富了他的学识,为以后纂修《明史艺文志》《大清一统志》,培植了深厚的学力基础。他们父子二代能留传《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给后代,实为有明一代著作搜录完备的书目,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目录巨著。这一目录原为一家一姓的私人收藏,但又因黄虞稷入史馆纂《明史艺文志》,得见明室大量官书,互相参考补充,便兼有明代正史艺文志的初稿与有明一代著作总目的双重任务,所以这一书目至今为研究明代著作最完备的书目资料。

黄虞稷生于明崇祯二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629-1691)。他自幼天资敏捷,七岁能诗,有神童之誉。十六岁考中秀才,但一生功名困顿,三十多年没有能取得更高的科第,因此他便埋首书城,遍涉经史。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五十岁时,才由罗继峰荐博学鸿词,但又值母丧,不克与试。其后因大学士徐元文的推荐,入明史馆任分纂艺文志的工作,与当时学术界负盛名的万斯同、朱彝尊、姜宸英等同事。他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进入明史馆之前,早就留心先朝著作,搜集了不少资料,所以他担任纂修工作进行较快。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明史艺文志》的初稿将接近完成,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定稿,先后经历十年时间。次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他又随徐乾学到洞庭东山包山书局,从事纂修《大清一统志》的工作,从此就和明史馆脱离关系;但他还保留着一份《明史艺文志》的原稿,后来用《千顷堂书目》的名称留传出来。他在编纂《大清一统志》期间,也刻苦用功,竭力编写,但究竟年逾六十,不堪繁重的任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分担的志稿终于竣事,而本人却劳瘁得疾,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这位辛勤的藏书家、目录学家、史志纂修者终于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三岁。他的一生以博览群书,勤劳著述,完成有明一代艺文志目初稿,成为我国目录学史上的一大功臣。王士祯、毛奇龄、吴雯等都称赞他的诗才,有我贵轩、朝爽阁,蝉窠诸集,又有《楮园杂志》,惜均不传。其他著作有《征刻唐宋秘本书目》,这是与周在浚合编的,收入道光间沈翠岭刻《昭代丛书》内共收书九十六种,为以后纳兰成德、徐乾学刻印《通志堂经解》等书提供依据。

《千顷堂书目》最为朱彝尊所赏识,朱氏与黄虞稷同在明史馆任分纂,而黄氏书目确属征实可考,所以朱氏编《经义考》与《明诗综》多征引其说,凡作者爵里姓氏,以及序次先后,皆以黄目为准则,足见朱氏对黄虞稷的器重。惜黄氏藏书到虞稷死后均散失,可见文献征集而能长久保存,确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

二、《千顷堂书目》的特点

现今流传的《千顷堂书目》的刻本,是1913-1917年间吴兴张钧衡刻的《适园丛书》本。它的底本是用十万卷堂和汉唐斋两个抄本相互补充刊行的。此外有博古斋的石印本。从黄虞稷逝世,到《适园丛书》《千顷堂书目》的刊行,已相去二百二十余年。这期间由于学者对这一书目的重视,在清代藏书家和学者们中间传抄的本子也很多,对这一书目进行传抄、校勘、补订工作的有朱彝尊、杭世骏、全祖望、卢文弨、鲍廷博、吴鸯等人。《适园丛书》本的《千顷堂书目》各类后有“杭补”二字标记者皆杭氏所补。由于抄本辗转流传与黄虞稷原编的《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均已失其旧貌。卢文弨《题明史艺文志稿》曾云:“外间传有《千顷堂书目》,与此志大致相同,而亦间有移易堂名千顷,固黄氏所志也。然今之书,直是书贾所为。……篇第亦间或颠倒,恐此尚有脱简,余先抄得书目,后从朱君文游借得此本,力不能重写,但取以较书目,改正不少”的说明,可证各家抄本都互有出入。到吴鸯重校的时候,是以道古堂藏本与卢抱经校本勘补,这样就更为详备。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