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2020-09-24 11:18:14 作者: 明朝为什么在

首先,明朝初年时期的禁海是有政治原因的,因为当时支持张士诚的一部分势力退居海上,所以朱元璋为了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宣布禁海。

元朝末年形势

后来因为日本的朝贡问题,朱元璋也不和他们来往了,而倭寇就从此一直袭扰大明的海防线,只是时断时续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袭扰,直到嘉靖年间才形成较大规模。

郑和下西洋是从朱棣手中开始的,明朝的太监得势也是从此时开始的,在朱棣靖难的过程中,有许多太监是立了功的,所以马三宝被赐名姓郑,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下西洋,除了经济上的目的之外,下西洋也有一定的政治任务,那就是寻找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

郑和下西洋虽然主要目的并不是经商贸易,但是互通有无的成果还是让国库得到了一定的补充,比如带回国的苏麻黎青颜料和胡椒等物品,为国库赚取了大量的金银,而且带到西洋交易的瓷器也拉动了内需,景德镇也因此繁华起来。

郑和下西洋

但是有人得益必定有人受损,尤其是以江浙闽等地的官僚地主家族,因为他们有许多都是世代以海贸为生,在国家禁海的时候他们倚仗家族的势力可以进行走私交易,从而牟取暴利,但是如果国家不禁海那他们还能怎么获取暴利?以他们的势力是与国家船队竞争不了的,无论是产品的质量与数量都没有可比性。

文官

而且他们的背后多是文官集团,而国家层面的船队首领皇帝给文官武将都不放心,肯定是会交给首领太监的,所以出于限制太监权力的层面上来看,文官集团也会阻挠下西洋之类的活动的。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由皇帝来决定,明成祖朱棣是乾纲独断的,文官影响不了他,明仁宗朱高炽是偏向文官的,所以在他任上郑和没有下成西洋,只是他在位只有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他的儿子朱瞻基性格非常像爷爷朱棣,所以郑和也下了一次西洋。

朱瞻基

但是朱瞻基战略眼光毕竟不如成祖朱棣,各方势力的关系没平衡好,最后还给自己落了个顽童天子的名声,而他苦心维持的文官、武将和勋戚的三角平衡也在其子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中被打破,从此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禁海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