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中山市第一幼儿园内的郑氏宗祠旧址。摄于2012年11月22日(中山市档案馆藏)
消息传至主考官那里,主考官是外省人,不信谣言,心想:中科举的人皆由我阅卷、选拔,今年我偏不看中山姓郑考生的卷,看你如何能中。考试结束后,主考官吩咐随从把中山姓郑的二十多张试卷全部塞入一个瓦埕,他一眼都不看。
谁知,一天晚上考场突然失火,试卷全部被烧光。主考官无法交差,叫苦连天,急得想服毒自杀。随从提醒他,还有一埕中山老郑的试卷哩!一语惊醒,主考官连忙叫人取出那埕试卷,一一点中。就这样,郑姓考生竟都中了。
喜讯传到莲塘街,郑家人都说,果然莲塘开的花又应验了。
莲塘路附近水街口的郑家巷。摄于2001年11月3日,拍摄者:刘志信(中山市档案馆藏)
唐屋巷的传说:唐锦云救牛得银
清朝乾隆年间,铁城东门住着一位小商人唐锦云,人到中年尚未娶妻,虽不富裕,却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常周济贫苦人家及路上乞丐。
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留着长胡须、穿黑衣的老人迎面走来,步履蹒跚,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哭着说:“唐公子,请救救我这个垂死的老人。”唐看着这个骨瘦如柴的陌生老人,说道:“你我素不相识,要我怎样救你?”老人说:“明日早上便知晓。”说完,便转身走了。唐想追上问个明白,扑了个空,从梦中惊醒。
翌晨,唐路过铁城东门,见一农夫牵着一条又老又病的老牛进城屠宰,老牛不肯走,农夫气势汹汹地鞭打着牛。唐仔细一看,发现牛的眼睛竟看着自己,簌簌流泪,似有所求。实在不忍,于是问农夫是否可以将牛卖给他。农夫说:“只要你能牵动此牛,我就便宜卖给你,只收三几两银子吧。”唐从怀里拿出几两碎银交给农夫,接过牛鞭,对牛说一声“走”,老牛竟真的乖乖跟着他走了。
唐把牛牵回家,放养在后院,精心照料。过了一段时日,老牛竟然肥壮起来。一天中午,唐归家,老牛挣断绳索,把后院围墙踢倒,拼命用牛角掘围墙下的泥土,竟将埋在地下的一个瓦埕弄破了,里面装的是白花花的银两,唐惊呆了。
后来,唐锦云用这些银子做起了大生意,娶了妻子,又在东门街买下一块大地段,起了大屋,称为唐屋,而唐屋这条街就叫唐屋巷。
孙文中路的唐屋巷。摄于2001年6月4日,拍摄者:高小兵(中山市档案馆藏)
迎阳山石的传说:张通执戟“写”礁石
石岐南面有一座小山,名叫“迎阳山”,山下近东面原有一巨石,名叫“迎阳石”。迎阳之名的由来,与一个传说有关。
明朝的时候,为防止倭寇侵扰,朝廷曾派一名叫张通的将军到铁城沿海一带巡护海疆。据说,当时迎阳山东南西三面临海,张通统率官兵船只巡航到此,察看过周围的海疆形势后,觉得此处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是理想的驻兵之地,于是,下令士兵在山上安营札寨,在山下停泊船只。
迎阳山东面是“狮子洋”,日出景色极为壮观。一天拂晓,张通手执战戟率领士兵巡视,走到东面山脚的大礁石旁时已十分疲倦,即命士兵坐在石旁稍为休息。他面对东面的狮子洋畅吸晨风,伸舒筋骨。突然,见东方波涛翻滚,其声隐隐,如雷贯耳,一轮红日跃出水面,冉冉上升,霞锦漫天,光彩夺目,映得狮子洋熠熠生辉。张通目睹奇景,倦意全无,心潮激荡,一时兴起,手拿战戟就在身旁的礁石上奋力刻写出颜体“迎阳”二字,每字宽约一丈,笔画顿挫激越,有开阔豪宕之气。
后人加工把字刻深,凿成凹字。从此,这块石便有了名字——迎阳石,这座山也被称为了迎阳山。
石岐南下迎阳正街。摄于2001年10月30日,拍摄者:刘志信(中山市档案馆藏)
张溪村的由来:张公捞木磊庙
很久以前,现在的石岐区张溪村还是海中的一个小岛,是过往渔船停留的天然船坞。据说最早迁入此地居住的是一个姓张名凤光的渔民。
张溪的小河风光。摄于1986年,拍摄者:路华(中山市档案馆藏)
大概是元朝的时候,张凤光携妻子伦氏及儿子从远处移居到张溪定居,靠打鱼取蚬为生,日子过得颇为艰难。一天,张凤光扛着鱼网到海边捕鱼。他把网放到海里后,屡次起网都是空空的,连小虾也没有捞到一只。他沉住气,又把网放回水里,耐心地等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起网了,这回网沉甸甸的,好像有一条大鱼在里面跃动。他心怦怦跳,小心地把网提起,里面却是一块长长的木头。他气恼了,把木头抛回海里,继续放网。然而,不知怎的,收网时又捞到这块木头。就这样,他一次次把木头抛回海里,却又一次次捞起。最后,他一气之下,把木头掷在海滩上,砍为三段,磊石为庙,称为麦府三相公庙。
张溪村尾风光。摄于2014年11月1日,拍摄者:吴澄苑(中山市档案馆藏)
数年之后,迁往张溪居住的人逐渐多了,他们称张凤光为张公,张妻伦氏为张婆。后因兵荒马乱,张公与儿子移居张家边,张婆却固执不肯移居他乡,留在了张溪。张婆死后,人们称这里为张婆坞。后来居住在此地的人认为此名实不符,因这里有南西两坑,河溪水长流不断,环境改变了,遂改名为“张溪”,传至今日。
编辑:陈琳琳
复审:王 健
终审:高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