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荞麦面兵法全攻略:荞麦起源众说纷纭,最终在云南发现原生种

2020-10-04 11:25:01 作者: 日本荞麦面兵

池波正太郎不止一次在他写的随笔里提到他有多爱吃荞麦面配酒。他曾说像是浅草并木、神田连雀町、池之端、滨町的「薮」和室町的「砂场」这些店不但可以让他开怀畅饮,而且这些店本身的存在就够振奋人心了。

此外,池波正太郎谈荞麦面时也提过一个流传于江户时期的小故事。说是江户人总爱打肿脸充胖子,又怕沾太多酱汁浪费,常常都只沾一点点就囫囵下肚。他说,江户人在死之前常会这样说:「就算只有一次也好,我希望在死之前可以吃一次沾满酱汁的荞麦面。」

不过说实在的,沾满酱汁吃荞麦面是最破坏荞麦味道的吃法。池波正太郎也批评道: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用筷子夹起面后,迅速地将筷子下缘的荞麦面放入酱汁沾一、两下,其它部份完全不沾酱汁,然后迅速一口气全部用力吸入口中。

江户人对荞麦面是如此地执着,因此还订了六大规矩:

1. 吃荞麦凉面时,要先闻一闻荞麦的香气,而且入口之前,酱汁只能沾到面条的前端。

2. 面条入口时不能咬断,必须一口气吞下去,这样才能享受面条通过喉咙的口感,而面条的香气才会冲至鼻腔。

3. 用海碗来装荞麦面是粗俗的吃法。如果想多吃一点荞麦面,应该分装成小碗再吃。

4. 吃荞麦面的时候应该要使用即用方便筷,如果是用漆筷,就不能让荞麦面从筷上滑落。

5. 吃荞麦面时如果不喝酒,就应该快点吃完,快点离席,才符合江户人的习惯。

6. 利用「手缲る」这个隐讳的说法来称呼吃荞麦面这件事。

其中最后一点的「手缲る」原本指的是用手拉绳子的动作,在这里「把东西拉进来」是一种江户子对吃的联想。像是吃茶泡饭就被称为「掻き込む」,意思是迅速吞下食物,进而透过这样的描述方式,浮现出将嘴贴着碗,用筷子趴拉趴拉地把碗里的食物往嘴里送的样子。吃寿司则叫「放り込む」,这是丢进嘴里的画面。吃苹果则用「啮りつく」这样的描述方式,让人浮现一口咬下的形象。

江户的文人雅士特别爱吃荞麦面,由于江户有着「荞麦面为上」的文化,因此荞麦面和乌龙面在江户是有高低之别的。所谓的文人雅士,指的是俳句、川柳、落语、歌舞伎这些从事日本传统文化的人,乃至于近代日本的随笔作家与小说家。纵使比荞麦面好吃的东西还很多,但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与生活中,对荞麦面有着非它不可的执念,彷佛在荞麦面条的黑色细小颗粒中,藏着什么魔法一般。

热爱荞麦面的日本作家福原耕在其《荞麦的旅人》一书中认为,虽然江户有着其它的美食,但文人与艺术家对特别钟爱荞麦面的原因,与日本人精神结构的形成受到「禅」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

日本禅的那种简朴而纯粹,到了极限之处,就将无用之物彻底地切断的美感,融入了日本人对事物的直觉之中。而这样的禅,也深深地刻入了日本独自发展的俳句、能乐、花道、茶道这样艺术的精神里,并且在室町与江户时代开花结果。

而这与日本最早的「切荞麦」,诞生于位在长野县木曾町大桑村,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定胜寺」也有着这样的深厚关系。「切荞麦」之名首度出现在日本历史,就是在日本战国时代天正二年(1574)的《定胜寺文书》之中。在《定胜寺文书》中,记载了当时在进行佛殿的修复工程时,有人将切荞麦作为进贡的贡品,连进贡者的名字也被记录了下来。

除了定胜寺外,山梨县甲州市的「天目山栖云寺」有着「荞麦切発祥の地」的石碑。另外在圣一国师所创的位于福冈市博德区的「万松山承天寺」也有写着「饂饨荞麦発祥之地」的石碑。这些寺院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全都是临济宗的寺院。究竟是巧合还是有其它原因虽然不得知,但荞麦面的起源与日本禅宗的深厚关系却是不言而喻。

不过,由于这些禅寺的僧侣在修行的时候要断食五谷,而以前的日本并不把荞麦放入五谷之列,因此荞麦便成了这些修行僧的宝贵营养来源,而这些修行的禅僧又有着移住各地禅院的习惯,荞麦面也许就是因为这样而传播到日本各地的。而这种与寺庙有关的荞麦面,称为「寺方荞麦面」。

寿司有「江户三鮨」,荞麦面也有「砂场」、「更科」、「薮」这三间江户荞麦面的「御三家」。不过虽说荞麦面和寿司并列东京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最早却其实是喜爱京都文化的今川义元将之与茶道一起从京都引进到他的领地骏河国 (今天的静冈县)的。

今川义元后来在桶狭间之战败给织田信长,被毛利新助斩杀。今川义元死后,武田信玄联系德川家康,两家一起出兵消灭今川氏,经历一番混战德川家康于1585年开始统治骏河国,在丰臣秀吉移封德川家康到江户后,荞麦面也被町人带了过去。

而「砂场」之所以叫砂场源起于关西。本来在兴建大坂城时靠近放置砂石的地方,因而得名,在1751年才搬到了江户。砂场的特色是备有两种荞麦面,在更科粉中打入蛋黄,以热水搅拌,及使用最先筛出的一番粉或二番粉,加水搅拌成荞麦面。

其中1869年(明治2年)创业的「室町砂场」是炸虾蒸笼荞麦面「天ざる」的创始店,于1955年推出。而「赤坂砂场」则是在1964年(昭和39年)的时候,室町砂场的第三代,村松茂的弟弟村松龟次郎独立出来开的店。他们的第一代则是曾于庆应年间(1865年-1868年),于当时在江户掀起风潮的「糀町七丁目砂场藤吉」的「暖帘分け」。

「更科」则是信州的布商堀井清右卫门为其主公保科松平擀制荞麦面,在劝说之下,改名为太兵卫,以「信州更科荞麦处布屋太兵卫」的招牌在宽正元年(1789),于麻布永坂町的三田稻荷(高稻荷)开店。叫更科因为用更科产的荞麦,又称玄荞麦。更科是当时信州的更级郡,现在的长野县长野市的一部份。

这种荞麦用的是最先筛出的「一番粉」,又叫「更科粉」,用的是胚芽内层中心,颜色呈现高级感的白色,风味雅致,这样做出来的白色荞麦面称为「御膳荞麦」。现在位于麻布十番的「总本家 更科崛井」则由第八代接班。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