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文公十六年,华元甫登场之际,《左传》即对其特质作了暗示。文中明确地交代了华元初任右师的时间,也暗暗说明了其执政时期宋国国内的政治环境。
众所周知,宋国是殷商后裔,在王位继承方面承袭“兄终弟及”制度,造成公族争权夺利,国内纷争不断。宋成公卒后,宋昭公即位,此时宋国六卿当中,桓族占其三,戴族占其二,宋昭公便计划削减公族的势力,不过最后反遭穆、襄二族攻击而落败,之后与宋昭公不睦的襄夫人又借着戴族势力,剪除了孔叔、公孙钟离、公子卬等宋昭公党羽,更趁宋昭公至孟诸田猎时加以杀害。如此“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政局,难怪公孙寿要辞掉官职来保全家族性命。
《东周列国·春秋篇》华元剧照
内乱常常是外患的起源。宋昭公被弑次年,晋国派荀林父兴师问罪,宋国以贿赂的方式,与晋国结盟于扈,此举虽然将晋师请了回去,但却埋下了楚国将来征伐的祸端。
在此内外交迫的艰险时局,华元身为右师,位同执政。《左传》于此间仅记录其官职,似乎正暗示着华元对内袖手旁观宋昭公被弑,对外冷眼看待贿赂晋国消灾的事实。华元初执掌国政即面临宋国剧烈的混乱,若非雄才大略之人,自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左传》对此并未予以谴责。
然而,针对“厚葬宋文公”一事,《左传》则给予华元以严厉的批评。“文公卒,始厚葬”,华元逾越礼制厚葬了宋文公。我们都知道,宋文公得到襄夫人的帮助,篡弑而自立,即位后又杀了同胞兄弟须、及昭公之子以绝后患。华元身为右师,不曾诤谏;宋文公死后又破例厚葬,使宋文公承受僭越的罪名。因此,《左传》评价其“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确实是相当公正的。
综上所述,华元对内面对公族的蛮横、部属的疏忽,未曾积极处理,导致朝纲不振;厚葬文公,更是破坏礼制的不智之举,充分显示华元行事疏漏的缺点。成公十五年华元因桓族之乱出奔,此时他被后世评价为“儒而不立,忠而无谋”,事实上,这个评语用在华元执政之初或许更加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