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退休制度,退休后的待遇又怎样呢

2020-07-24 14:25:59 作者: 古代有没有退

我们上班的时候,经常感叹,还要艰苦奋斗30年,才能退休,都觉得自己很苦逼。现在法律对退休都有明确的年龄规定,而我们经常看到古人到了70-80岁了,还在岗位上。那古人有没有退休制度呢,他们退休后的待遇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长期处于“官本位”之国,所以退休制度其实就是围绕官员的退休。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意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那多少岁才能退休呢?

退休年龄的界定

“退休”一词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如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复志赋》。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

《礼记》记载,“大夫70而致仕”,之后的朝代也都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70,精力衰耗,例行致仕”。

明清两代将退休年龄改为60岁。清朝又根据官职不同,进行了不同的退休年龄规定:参将54,游击51,都司守备48,千总、把总45。也就是官越小退休越早。

虽然对年龄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也有到了退休年龄还在任的。如:纪晓岚,是雍正二年出生的,在乾隆时期就做到了礼部尚书,到嘉庆元年,他已是72岁的老人了,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庆十年,他已经82岁了,仍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退休后的待遇

所有人退休后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应该是:退休后的待遇,这也是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的问题。

政治待遇;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

到了唐朝,官员退休那是要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三品以上官员退休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

明朝的退休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经济待遇;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供养起来。

唐代是五品官以上官员退休后享受原来一半的俸禄,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优待,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带职退休,官员退休时,还要再晋升一级,甚至退休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和在职官员比,只是少了一点实权。

明朝初期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职满3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退休。明中期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退休。退休金方面,明初规定退休后享受和原来一样的俸禄,但很快就取消了,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的,一个月给米二石。清朝也基本上是按照明朝的退休制度执行。

我们看电视经常会有官员,动不动就想提前告老还乡,其实退休制度上也是允许的,而且流程很简单,只需要给皇帝打申请,皇帝批准就可以了。

明弘治4年,皇上就专门下诏:官员只要自己想退休,就打申请,肯定会批准的,反正多的是人想当官。

一般要求提前退休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回避权力斗争,最典型的就是开国功臣,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命运,如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陪勾践20余年卧薪尝胆,终于复国雪耻,成为新霸主,后来他迅速隐退,改名换姓叫陶朱公,下海经商,成为文财神。

当官腻了

当官久了,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提前退休的导火索,如东晋的大司马张翰,有一天早上起来,突然想念自己家乡的特产了,于是感叹道:人生在世,不就图个快乐吗,为什么还要跑这么远来当官呢?于是,第二天上朝,他就递了一份退休申请,回家去了。

客观条件强制退休

古代有丁忧制度,父母去世,按理需要回家守孝3年,有的人守孝后还会回来继续当官,而有的人就直接退休了。如苏洵、刘墉、纪晓岚,都曾有守孝3年后继续当官的经历。

也有的官员身体质量实在太差,不能担负职责,会以身体差为由,申请退休,当然也会有不少老臣以此为借口,申请退休。

关于古人退休后的生活乐趣有哪些,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