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来华留学生”叫做宿卫学生,与今天的国际交流生颇有相似,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同之处是要以唐朝汉文化为主要学习教材,不同之处是这些“来华留学生”要通过刻苦的努力参加唐王朝专门为他们开设的“高考”——宾贡进士制度。
宾贡制度,是盛行于唐朝中期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这项制度是以科举考试为基础,面向的群体是唐朝以外的藩属国,包括高丽、安南(越南古称)、缅甸等地区。番邦负责向唐朝举荐“宿卫学生”,获得入唐学习的资格,通过宾贡科举考试后,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将会获得“进士及第”的称号,享受与唐朝本土进士同等的仕途待遇。
这些唐朝时期的国际交流生通常要从“半工半读”做起,接受中原文化的再造熏陶,四书五经六艺自然是必修课。为了求取唐朝的文化真经,学习唐朝先进的典籍制度,宿卫学生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
艰难宿卫路,少小离家老大回
唐朝时期的宿卫学生,往往都是背负沉重的家国期望。少年时期便要跋山涉水,远离故土来到唐朝学习文化典籍。其中,最有名的宾贡进士崔致远,12岁那年被父亲送上新罗(朝鲜半岛番邦旧称)通往大唐的商船,远涉重洋来到唐朝。《桂苑笔耕集》记载,崔致远临行之际,崔父立下家训“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吾不谓有儿,往矣勤哉,无惰乃力”。
虽然朝廷全额资助宿卫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居,但是巨大的家国使命和思念家乡的愁苦,却需要这些年少的宿卫学生自己承受。比如,崔致远的名作《秋夜雨中》写道“秋风唯苦吟,举世少知音。窗前三更雨,灯前万里心”。写出一个不远万里求学的宿卫学生身处异国他乡,没有亲人陪伴,面对半夜三更雨,内心的一片愁苦只能诉诸眼前的一盏油灯。
就算是今天首尔直达西安的飞机直线距离是1666公里,近4个小时的航程,何况1000多年前舟车劳顿的唐朝。众多宿卫学生中,崔致远算是比较幸运的,12岁来到唐朝,28岁学成归国,只身异国他乡整整16年。像同时代有很多宿卫学生或是沉入大海丧生前往长安的路上,或是病死长安求学过程中,宿卫宾贡可谓是一条艰苦卓绝的求学之路。
宿卫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些由番邦选派求学的宿卫学生,主要学习唐朝的典章礼仪。汉语翻译事业尚不发达的年代,他们面临的首要学习内容是如何解决语言不通和文字障碍的问题,对于一个连本国语言文字都不甚精通的少年来说,语言再造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崔致远曾经这样描述道:
是以车书欲废于混同,笔舌或惭于差异……土声难辨其鸟言
即便是唐朝与周边附属国已经有着长达百年的互通友好,双方的臣民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和文字障碍,这种障碍甭说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学习,即便是日常的交流存在很大的困难。
由于宿卫学生无法正常加入国子监学习,唐朝专门为他们制定一套学习计划,即参加“宿卫”的活动。“宿卫”是唐朝时期的宫廷小职位,包括承担皇宫的警卫和大型国事仪式的仪仗工作。参见《唐六典》,如下
左右卫大将军、将军之职,掌统领宫廷警卫之法令,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
由此可见宿卫是皇帝身边的警卫人员,同时承担仪仗队的职务,自然是皇帝最为亲近的侍卫。宿卫队员熟知朝廷的各项典章礼制,让留学生跟随宿卫队从事皇帝的保卫服务工作,一方面可以学习正规的国家通用语言,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学习唐朝的高层文化。这也是“来华留学生”冠以“宿卫”的由来。
负责皇帝的日常警卫工作,不是宿卫学生的主要职责,更不是朝廷的目的。朝廷为了防止宿卫工作耽误“来华留学生”的学习,采取“轮流值班”、“学做结合”的办法。《唐六典》对此有着详细的记载,如下
蕃人任武官者,并免入宿。任三卫者,配玄武门上,一日上,二日下。配南衙者,长番,每年一月上
这就是说,宿卫学生最开始要值班一天休息两天,已经做过很长时间的宿卫学生,每个月值班一次即可。不难看出,宿卫学生值班的工作量不大,剩余的时间要去国子监跟随“老师”学习汉文化的典章书籍,比如礼、乐、射、御、书、数。
宿卫学生的人员和学业情况
来唐学习的人员绝非是个藩属国的臣民便可以申请,他们必须在本国具备一定的地位,通常情况下都是王室贵族或部落酋长家的子弟才有资格申请。《唐会要·学校》记载说
大唐贞观时期,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
及《东史纲目》记载
新罗自事唐以后,常遣王子宿卫,又遣学生如太学习业。
从这些零散的史籍中,不难看出真正能够申请加入唐朝宿卫学生队伍的,往往还是以番邦的贵族子弟居多。一方面这些番邦贵族仰慕唐朝的繁荣强大,希望贵族子弟能够来到唐朝学有所成,将来归国后指导本国的治理;另一方面,从派遣的人员身份规格之高可以发现,宿卫学生中除去像崔致远专心务学的人,还有一部分实际上具备“人质”的双重身份,以派遣王子学习为名,企图与唐王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比如开成元年,新罗王子金义琮“来谢恩,兼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