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世人只知道他是一个书法家。
也许别人记住的只是他那气势遒劲的行书。
但他为大唐做出的贡献,绝非书法那么简单,让他青史留名的,也不应该只是书法,他就是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人 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作为开元二十二年的进士,颜真卿曾任监察御史,殿中待御史等职位,后来因为得罪了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也因为这样,颜真卿才有了敌后抗战的机会。
故事要从安史之乱开始。
在李泌那篇文章中说过,从唐睿宗景云元年开始,唐朝便有了在边陲重镇设立节度使的习惯。而到了玄宗天宝年间,“天宝十镇”的地方兵总和更是比中央军多了五倍不止。
天宝十四年,一向深受玄宗喜爱,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手上掌握大唐1/3军队的安禄山以剿灭国贼杨国忠为口号,在范阳起兵造反。
天下太平久了,人们不懂战争,更没有想过会发生战争,因此,当安禄山叛变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就连对付叛军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和拼凑的,如此,又怎么会是久经沙场,训练有素的叛军对手。
一路凯歌,当安禄山的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北方大地的时候,唐玄宗着急地看着满堂朝臣问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而这时,颜真卿站了出来。
颜真卿站出来很不容易,因为他担任的平安太守正是安禄山的辖区。
安禄山要谋反的迹象早已显露,作为平原太守,颜真卿表面上整天与宾客驾船饮酒,可暗地里却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做好了准备。因此,当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时,河北各郡县纷纷被叛军攻破,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久攻不下。
“朕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所为得如此。”
为了联络朝廷,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骑快马到长安向玄宗报告,可他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当颜真卿的使者到达朝廷时,唐玄宗居然不知道颜真卿到底是谁。
作为平原太守,颜真卿的手下只有三千静塞军,为了更好的抵御叛军,颜真卿在安禄山起兵后就率先发表了讨伐安禄山叛变的檄文,因为这个檄文,颜真卿在一天之内募集到一万多名士兵。
由于他的号召力,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长史王怀忠、邺郡太守王焘各领军来归附他。同时,朝廷也命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渡河援助。起兵不久的颜真卿很快就集中了20万军队,并被推举为主帅。
为了抵抗叛军,颜真卿的哥哥在战斗中被安禄山逮捕,颜家一家30余都死在了叛军的手下,风雨飘零的大唐王朝没有办法祭奠这个可歌可泣的家族,于是,颜真卿满含热泪的写下了《祭侄文稿》,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除王羲之外《兰亭集序》外第二巨作。
虽然统领了二十万军队,但和安禄山手下那些久经沙场的叛军相比,颜真卿手下的军队在实力方面明显有些不足,再加上河北大片已经沦陷,平原孤军奋战,人心惶惶难以坚守,于是,再三考虑之下,颜真卿带着军队来到了凤翔拜见了即位不久的唐肃宗李亨。
由于颜真卿的功劳,唐肃宗在见到颜真卿后便任命他为刑部尚书,不久后又调任御史大夫,因为克己奉公,严格律法,颜真卿在朝中做官时得罪了李辅国,元载,卢枸等大批权臣,降职外放的事情屡见不鲜,可他每到任上,却总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急于求成的肃宗和代宗并没有反思藩镇带来的祸患,反而不计后果的招降纳叛,使短短的几十年间,大唐藩镇的数量增加了几十处,这样的好处是能快速的解决叛乱,但同样的,这些被任命为节度使的叛军很有可能再次和朝廷对立。
唐德宗建中三年,河北的四个藩镇一起宣布独立,称孤道寡,更可笑的是,被朝廷寄予平叛厚望的大将李希烈也跟着反了,并在那四个节度使的怂恿下要称帝当天子。安史之乱后,彼时风光无限的大唐早已经积弱无比,面对李希烈的挑衅,朝廷只能忍气吞声,派一个人劝解安抚,而这个人就是颜真卿。
当年带领二十万大军抵抗安禄山时的颜真卿还只是四十多岁,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需要再次深入虎穴狼窝?我想,除了卢杞等一些嫉妒颜真卿的朝臣的推波助澜之外,唐德宗急迫的希望颜真卿能够解决这次的叛乱才是根本原因。
而这,恰恰害死了颜真卿。
作为家喻户晓的书法家,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刚正不阿的颜真卿走到李希烈的军营后少不了剑拔弩张,血雨腥风。
为了打击颜真卿的气势,刚刚进入李希烈军营的颜真卿就被李希烈的手下、干儿子等一千多人围了起来,舞刀弄枪,破口大骂。
面对谩骂和威胁,颜真卿举止自若、毫不畏惧。无奈之下,李希烈只能放下笑脸,对颜真卿说,我做皇帝,你做宰相吧。结果被颜真卿一阵臭骂。
为此,李希烈还不肯放弃,他客客气气把颜真卿请进行营后拿出那四个节度使给他的信来说:
四王不约而同拥戴本帅,难道不能说明一点什么问题吗?
颜真卿说:什么四王?四凶罢了!
面对李希烈的高官利诱,颜真卿不为所动。为了让颜真卿屈服,李希烈开始用各种方法威胁这个年近八十的老人,他先是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泥坑要把颜真卿活埋,后来又要架火烧死颜真卿,最后更是把颜真卿关在了一个破庙里。
被关在破庙不久,李希烈就因为弟弟的原因杀死了颜真卿,而在此之前,似乎早有预感的颜真卿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和祭文。颜真卿死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朝廷也追赠颜真卿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并因其罢朝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