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国饮,千古纳贡。在过去,各地方将当地最好的茶叶进贡给皇宫为贡品,叫贡茶。
古代朝廷设立有专业制茶机构,研制贡茶。会选择生态环境较好,茶树品种优良,产量丰富,交通便捷的地方,设立专门的贡茶院。从唐宋直至大清灭亡,贡茶制度一直延续着,大量优质的茶品源源不断地送入宫中。贡茶从某个层面来讲,也代表着那个时代制茶的最高水准。 悠悠数千年,或许,我们能从过去的御茶园里看到,贡茶对整个茶叶生产和茶叶文化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贡茶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代中期,社会安定繁荣鼎盛,从皇帝到大臣,大家都注重外在修养和内在修为。茶事,更是被文人视为雅事,茶性高洁,一时之间,品茶蔚然成风。唐代的贡茶制度较为完备,其主要为两种形式,一是朝廷直属的贡茶院制,另一种则是地方纳贡制。 《嘉泰吴兴记》中记载:「长兴有贡茶院,在虎头崖后,曰顾渚。」顾渚贡茶院位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侧的虎头岩。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顾渚山位于太湖之滨的浙江省长兴县境内,这里是享誉千年的唐代贡茶紫笋茶俯瞰仙山生产基地。
《宫乐图》
唐代的贡茶,特别是皇帝专用的御用珍品贡茶,基本上集中在湖州、常州接壤的地方,主要是长兴、宜兴交界一带。这一带峰峦叠翠,山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极其适宜茶叶生长栽培。关于顾渚山紫笋茶,陆羽在 《茶经》中记载:「茶的产地,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长城…"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 顾渚山紫笋茶经陆羽命名并推荐给皇帝作为贡茶。于是,在顾渚山建起了大唐贡茶院——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茶厂。唐代李吉甫编纂《元和郡县图志》时,对顾渚山紫笋贡茶的生产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役工三万,累月方毕。」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用时之久,制茶之精。
宋代沿袭唐朝贡茶制度,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加上茶叶产量发生变化,入宋以后,顾渚贡茶院日渐衰落,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建安北苑茶引起关注,皇帝下令在建安设立御茶园。 北苑坐落建安境内的凤凰山麓,北苑之名始于五代。宋姚宽在《西溪丛语》中记有:「建州龙焙西北、谓之北苑。」宋代是北苑茶的鼎盛时期。当时朝廷派重臣监制贡茶,茶品不断升级。茶园内有御泉,专门用于制造贡茶,专制贡茶的焙场,人称龙焙、正焙、官焙。
赵佶 《文会图》
数百年间,北苑龙焙名扬四海,不少人为它著书,从不同的角度记载了北苑贡茶的盛况。 姚宽在《西溪丛语》中写道「建州龙焙,面北,谓之北苑。」熊蕃在《宣和北苑贡茶录》说,「唐末,然后北苑出,为之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道「建溪胜处曰郝源、曾坑,其间,又岔根山顶二品尤胜。」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期间,把北苑茶业发展到新的高峰,他从改造北苑茶品质花色入手,求质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团茶为小团茶、品质上采用鲜嫩茶芽作原料,并改进制作工艺。蔡襄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将烹茶的注意事项,书稿成篇,取名为《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刘松年《撵茶图》
大德六年(1302年),官员奉旨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地,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武夷岩茶的入贡,始于宋代,但御茶园的创设,却是元大德六年。 据志书记载:御茶园初创时,曾经盛极一时。御茶园设场官2名负责管理,每年交贡茶三百六十斤。每年必须精心采摘,从福建沿着专用驿站,以最快的速度传递,送进大都。元泰定三年,崇安县令吩咐在御茶园左右两侧各建一座御茶园茶场门枋,上面悬挂「茶场」大匾。
《陆羽烹茶图》
至顺三年,建宁总管暗都刺在通仙畔筑一高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为「喊山台」。在御茶园的山上,还建造了一座喊山寺,寺庙巍峨雄壮,里面供奉着茶神。在建宁御茶园,喊山渐渐成了一套仪式。 每年惊蛰日,御茶园官员都会恭请府县官员一起进山,祭祀茶神,祭祀结束后,一齐鸣金击鼓,鞭炮齐鸣,山谷回响,漫山遍野的茶农齐聚在祭台之下,大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声音恢宏响亮,震彻整个山谷,喊山的场面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