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建军节即将到来,又让我们想到了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盛况,英勇的中华之师展示出他们的威武英姿。
中国历史上的军戎服饰分为两种:实战中的铠甲、日常活动中的军服。两者区别是:前者有金属制成的甲片、头盔或附着金属泡钉的棉甲,后者则是没有金属甲片、泡钉,布质的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延续几千年的戎装竟然退让给了军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此,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服饰史学家、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黄强。他在著作《黄沙百战穿金甲——古代军戎服饰》(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论述了中国军戎服饰发展史。
历代铠甲有什么特点?
黄老师先介绍了铠甲的历史。
防御器主要有两种:盾与甲胄。甲胄中的甲指铠甲,防护身体部分;胄指头盔,保护脑袋部分,两者结合起来亦称盔甲。
原始的铠甲是用兽皮制作的保护服,包裹身体,抵御原始冷兵器的攻击。防护甲大致上有植物藤条编织的、藤皮组合、皮质甲胄、麻质类甲胄等几种形式。
夏、商、周时期无铠,只有皮革为甲,所以不称“铠”而称“甲”,铠甲是后来的词语。甲骨文中没有“铠”字,说明商代还没有出现纯粹以青铜为主要材料的铠甲。
夏代的甲属于用藤木和皮革制作,即藤甲和皮甲,防护的部位局限于前胸和后背。商代进入青铜时代,虽然有青铜制作的甲胄,但是数量很少。商代的甲胄,甲仍然以皮革为主,头盔以青铜铸造。到了周代,甲胄仍然以皮革材质为主。
秦代戎服分为两种:战袍与铠甲。战袍是将士的常服或作训服,作战时,将士穿战袍,外套铠甲。
汉代兵士铠甲图
西汉初年,铁甲大量运用于汉代军队之中。西汉时皮制的甲已经退居其次,被铁甲所代替。由于炼钢业的发展,出现了“百炼钢”技术,铁制铠甲制造技术代替了青铜铠甲制作技术。军戎服饰中,保护程度提升,保护颈部的“盆领”,保护双肩和上臂的“披膊”,保护两腿的“鹘尾”和“腿裙”。
魏晋南北朝重甲骑兵复原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筒袖铠、裲裆铠(甲)、明光铠(甲)、具装铠等,抗冲击效果增加。在裲裆甲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形的钢护心,加强了对心肺的防护,这些圆护酷似镜子,可以反射出阳光,因此得名明光甲。由于战争的频繁,战斗的惨烈,为了提高骑兵战斗力,给战马也披上了铠甲,此即具装铠。人穿铠甲,马披具装的重装骑兵,成为此时战场上的主力兵团。
唐代骑兵甲
隋代军队的明光甲与前代同类铠甲相比,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的基本要素,对后世的铠甲发展影响较大。唐代将士穿明光甲居多。
宋代铠甲步兵
宋代的铠甲分为两类:一种是实战的铠甲,即铁甲与软甲;另一种是仪卫礼服。
明代铠甲
明代作战时的戎服也有作战与礼服两个类别。前者以铠甲为主,多用钢铁打造,其分量不轻。一副铠甲用铁甲片数百,其分量四十斤以上。由于钢铁铠甲太沉,军士负担过重,影响行军速度、战斗力,明代用棉布、棉花制造防护甲,原来铁甲的某些部位也用棉甲、布甲代替。明代是重型甲和轻型甲地位交替的时期。重型甲穿着笨拙,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轻型甲——绵甲应运而生。绵甲材料柔软、轻巧,在其表面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因此轻便,灵巧,沾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
清朝武将铠甲
清代中期,沉重的铠甲不受欢迎,绵甲大行其道,受到将士们的青睐。铠甲中后期多为绵甲,以颜色丰富的缎布为面。
什么时候戎服改军服?
从戎服发展来看,传统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铠甲,到了明清时期就逐渐淡出江湖。绵甲的出现,加剧了这种蜕变。
甲午战争的失败,亚洲排名第一的北洋水师,被东瀛日本打的一败涂地。随后,举国上下掀起了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浪潮,1895年广西按察使胡燏棻提出军制改革,建立一支在军械和军制上都沿袭西方部队的新型陆军。
于是,采取了近代德国陆军制度,以德军为蓝本,有一整套近代陆军的招募制度、组织编制制度、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粮饷制度等内容的建军方案。聘请德国教官,组建步、马、炮、工、辎等兵种,全部采用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包括军服的样式也参照德国军服制作。小站练兵的陆军,是北洋六镇(北洋新军)的底子,也是清末陆军的主力。
新军军服
北洋新军的出现,对于中国传统军队在编制、制度、武器,甚至军服都是一次变革。适应战争的需要,兵种的增加,更科学;枪械火炮的使用,提高战斗力。军服的改革,由铠甲披挂的戎装改为新式军服,不再使用铠甲,军服上增加兵种与官阶等级标识,以利于战场指挥与协调。所谓兵种标识,就是不同兵种的佩饰有区别,一目了然就知道来者是什么兵种,适合做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