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边墙:明清两大帝国的南方长城

2020-07-17 11:08:19 作者: 苗疆边墙:明

在大部分人的概念中,长城只可能出现在北方地界。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因为策马飞驰的胡族难以针对驾驭,所以才需要物理限制来加以防范。

且不说在全世界范围内,还真存在有北方人建长城堵南方强敌的案例,就是明清两朝的中国也建造过不少苗疆边墙。虽然长度和高度都比不上北方配置,却也是帝国对治下土司领态度的鲜活写照。

北方长城的用途和印象过于深入人心

直到宋元两朝时期,诸多西南夷都游离于帝国的直辖统治范围。当地世世代代居住着苗、瑶、侗等少数族裔,努力在各自的小天地内维持生存空间。虽然早期的中原王朝就因南方扩展而与之发生冲突,但在非平原、河道等交通线区域外,原来的部族山寨依旧被获准存在下去。乃至皇帝缺乏可靠兵源充军,还经常需要上山亲这些蛮子来给自己撑撑场面。许多帝国的常备部队,也就不可避免的成批使用西南夷武装。

蒙元时期就大量征用苗人等西南夷当兵

但这样的和谐还是谁明朝建立而逐步被打破。由于之前的元朝就喜欢调遣苗人土司作战,所以让坐稳江山的朱家天子感到有所威胁。再加上王朝中央军的迅速退化,就使明朝使用苗人士兵的比例迅速增加,各种蛮横的直接调令就属斯通见惯。最后,许多编户齐民因看不到生活希望而遁入土司领,大大削弱了郡县制力量。这就让明朝在中后期加大了对各类西南夷的压缩力度。甚至经常扶持某个家族去攻击敌对势力,做到以夷制夷的最佳效果。

明朝军队同样需要大量使用苗人

然而,无论是大量调遣或派人弹压,都没能帮明朝有效的掌握苗疆等西南山区。最后只能参考嘉靖皇帝的北方防御政策,花钱在双方的交界处建造边墙,也就是今人所见的南方长城。

南方长城的体积规模都小于北方版本

这类边墙的实际作用,并非用于应付高强度战争,而是将所谓的“生苗”与“熟苗”地区隔开。所谓生苗就是长期坚持原始丰饶,很少与编户齐民世界往来的纯蛮族。与之相对的熟苗,就至少是靠近郡县居住,并向地方官缴税纳贡。由于许多部族之间存在争地盘矛盾,就很容易引发大规模冲突。帝国为了减少这类讨人厌的麻烦,自然期望以大规模工事加以掌控。

正在耕作的明清熟苗农民

因此,这类边墙的高度普遍在3米左右,宽度也是非常有限的2米标准。较之北方长城自然是渺小,但建造起来也并不轻松。因为许多地方的交通非常闭塞,只有小型水系或山路可供通行。但这些南方长城的结构却要向北方同类看齐,势必在成本上就显得不太划算。比如也要使用长条青石垒砌,当中再用糯米灰浆粘接。如果这套防御体系早几十年开工,或许还会像嘉靖帝之前的北方长城那样,大部分是夯土结构。但因为后来的万历皇帝手里有点闲钱和参考标准,才促成了今人所见的模样。

南方长城的沿线也有许多驻军据点

为了维持穿越整个苗疆通的官方驿道,明朝曾在沿线设立大批百户所和千户所。在有了边墙的末期,更是将百户所的兵力都分散配置在这些区域。

南方长城的坐落地势 往往比北方版本更加复杂

清朝入关后,基本上沿袭了前明时代的许多政策标准,苗疆边墙也就分别发展出3种不同规格堡垒。最小的叫做哨卡,面积在3000-5000平方米不等。高处建造炮台,四面开有枪眼,常有数十名官兵把守。几个这样乡邻的哨卡,将由1座屯卡管辖。其本身是一种军事堡寨,四面有石墙包围,内有军民住房,主街道也设有层层石墙防护。内部军营可供百人规模的部队住宿,还有囤积粮食的粮仓。更大的基地叫做汛堡,专门作为汛兵营盘使用。一般设有官司衙署、练兵场、火药库等设施,还会由都司或把总级别武官镇守。

南方长城在清朝时还有了进一步扩展

根据当时制定的规划,每个省都要用1/3的绿营兵去分驻各交通和战略要地。专门负责盘查来往行人个警惕盗匪。这部分在关键地点驻扎的绿营兵就叫做汛兵。尤其当临近区域的据点遭到围攻,这些汛堡中的军队就要迅速赶往支援。

1891年地图上的苗人聚居区(橙)

同时,清廷还下令将两侧的熟苗和汉民都编入军屯,由官府进行军事化管理。这样,靠近生苗山区的所有居民都纳入到官府严密的监视下。郡县区和苗疆之间的贸易也会处在驻防官兵的眼皮底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