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谗言白起,雄主秦昭襄王竟然听不出来吗?

2020-07-30 14:31:00 作者: 范雎谗言白起

杀白起的原因,不在于范雎的谗言。范雎没那么重要,他的谗言也没那么大威力。

主要是秦昭襄王就是想杀白起。

1.长平之战前,白起已经面临危局

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够成就盖世武功,与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他前半世的武功,都是这两个人帮着建立的。

一个是他母亲芈八子,一个是他的舅舅魏冉,这是秦国朝堂的一股楚国集团。但是,别以为楚国集团就会对楚战国客气,这两个人收拾起自己的母国,从来也没手软过。可能不想灭楚国,但是抢楚国的土地,肯定是能抢多少就抢多少。

在魏冉执政时期,秦昭襄王就是个傀儡,他说了不算。所以,白起是在魏冉和芈八子时期培养出来的名将。前266年,魏冉免相,然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次年,也就是前265年,宣太后芈八子,也死了。

秦昭襄王自前306年开始当国王,也就当到前251年。前266年和前265年,他的舅舅魏冉免相、老妈芈八子去世。自此之后,秦昭襄王才可以说是秦战国真正的主宰。之前,他只能算半个。

别说范雎为了秦昭襄王能够亲,政贡献了多少力量。他一个山东游学士子,没那么大的本事。秦昭襄王能够亲政,就是芈八子和魏冉都死了,跟范雎的关系不大,范雎的能力也没那么强。

但是,秦国朝堂的权力变动,就为白起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有魏冉和芈八子在,白起能够得到朝堂信任;而魏冉和芈八子不在,白起就会被猜忌,而猜忌他的就是秦昭襄王,因为白起不是自己人。

国王猜忌武将,这就是武将的最大危局。

2.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与白起产生矛盾

长平之战,彻底把六大战国给打傻了。

本来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旁观者心态,在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后,旁观者心态彻底变成了恐怖心态。

一直知道秦国强,但没想到秦国这么强。此战之后,赵国丧失了全部有生力量,接下来的结果只能是灭国。

其他五国为什么不赶紧插手?

长平前线集结了秦国几十万大军,其他五国要插手至少得动员十万大军。没有这个量级的军队,去了就是送死。而举国动员都需要时间,等组织妥当、出兵援赵了,赵国可能早就是秦国郡县了。

魏国不是有十万大军,集结在边境吗?

没用,魏国早就被秦国打怕了,有兵也不敢动,只能静静地看着。魏国一家去支援,也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所以,信陵君窃符救赵,也是赶上了时机。魏王要是听他的,提前出发援赵,肯定跟赵军一起被收拾。

关键是恐惧,秦军彻底把东方战国打出了恐惧。这种恐惧直接影响了六国国君的决策心态。大家最好都别惹秦国,因为真得惹不起。

但是,这个时候,秦国朝堂却出了故事。

一个是丞相范雎不愿意灭赵,因为灭国之功太大,担心以后自己镇不住白起。另一个是秦昭襄王也怂了,他也没见过这么打仗的,七国争雄上百年,灭国真得少见,燕灭齐也只是一时。所以,一个秦王、一个秦相,就决定了朝堂要保守,就是宰割一下赵国山河,然后再慢慢来。

但是,白起可是见过大阵仗的,他是最接近炮火的人。白起知道长平之战,虽胜却是惨胜,这个时候不灭赵,真是对不起死去的秦国锐士。刚刚打完大胜仗,还是空前的大胜仗,秦军虽然也疲敝,但士气正是空前的旺盛,灭国或是把赵国打成代国,只需咬咬牙。

而这就是白起与秦昭襄王的矛盾,还是出于公心的决策矛盾。

3.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与白起矛盾激化

矛盾激化,开始于秦赵韩三国议和,白起回咸阳,又累又气,然后就病了。

矛盾激化,发展于再伐赵国,一年后秦国再伐赵国,白起称病不将,然后秦军作战不利。

矛盾激化,不可调和于秦赵战事的白热化。

秦昭襄王这次应该是下了决心,就是要灭赵;但是,白起认为丧失了灭赵的大好机会,这时候就不能再出兵。因为对赵战事的白热化,所以秦昭襄王屡次强要白起为将,而白起就是不从。

最后,果然也证明了白起的预见,秦国不仅伐赵不成,而且丧师辱国、邯郸战败。

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朝堂决策和组织战争的问题了,而是要追究战败责任的问题了。

前方的秦国将士打得很苦,遭遇了列国联军,秦昭襄王就是再混蛋,也不好意思去追究出战秦军的责任。因为他也知道这是决策的问题,是在不该打仗的的时候,他非要打仗所造成的。

身为秦王,他又没有主动承担罪责的勇气,所以就需要找一个替罪羊。

情绪就是恶魔,而且情绪往往战胜理性。

秦昭襄王的认识,就是:长平之战能成功是因为名将白起主帅,邯郸之战失败是因为名将白起不是主帅,而白起之所以没有为将出征,就是因为他欺负我这个秦王。

魏冉与芈八子之后,秦昭襄王本就不信任白起;上长平之战后,君臣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邯郸之战后,必须得找一个替罪羊承担战败的责任,或者说为他这个秦王出口气。

而这个人就只能是白起了,于是赐死白起。

至于范雎起了多大的作用,实际上真得没啥太大的作用。要杀白起这样的名将,只能是秦昭襄王拿决策。

范雎与白起之间的矛盾,嫉贤妒能可能有之,但主要还是在长平之战后的施策矛盾,白起主张灭赵,而范雎站到了昭襄王一面,主张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