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经步入晚年的皇帝刚刚焦头烂额的处理完震惊朝野的甘肃特大贪污案。这是甘肃地方官员以赈济灾民的名义上下勾结,徇私舞弊、大肆贪污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数从总督、布政使、道、州、府、县官员113人!涉及赃银数千万两!号称是乾隆朝第一贪污案(后人称之为甘肃米案),连乾隆皇帝本人都大为震怒,直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不过这两百多万两赃银和满清第一贪污案的“光荣称号”很快就在几十年后被另一位老兄强势夺走,这位老兄么,就是让嘉庆吃的饱饱的和珅是也!不过终乾隆一朝,甘肃米案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乾隆第一贪污案。
话题仍然回到“甘肃米案”上来,咱们先来看看这起特大贪污案发生的背景:捐监,有人肯定就问了,这捐监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简单,对于官员们来说,当了官就有了钱,有了社会地位,但一般当官家庭的孩子养尊处优了读书就不怎么好,如果是指望这些不爱学习的官宦自己去科举那三辈子时间也不够用,好不容易摆脱平民阶层上升为精英,哪个老爹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次成为平民呢?所以朝廷为了给官宦后代们一个当官的门路颁布了这样一道指令:“令民输豆麦,予国子监生,得应试入官,谓之监粮”,也就是说你向地方或国家捐献出一些粮食,这样就等同于你已经考上了秀才,你要是捐的更多那还可以直接当官。
这个政策算是给二代们开辟了一条当官的康庄大道,不用科举就能当官岂不美哉!但很快朝廷就发现这个政策实行起来问题太大:首先是官府和捐粮之人都觉得粮食太麻烦了,直接折合成银两更方便,这样朝廷拿这些粮食做储备粮的初衷就落空了。其次就是你花钱买了官,那等你当了官还不得贪污贪疯了啊!所以虽然收钱也收的很爽,但乾隆皇帝敏锐的感觉到赚这些人的小钱可能会导致帝国损失大钱,动摇帝国根基,所以在乾隆三十一年,朝廷宣布这个政策取消。
取消就取消呗!这项政策的叫停对其他省影响不大(顶多就是富二代们哀叹想当官又要参加科举了。)但是甘肃可就叫苦不迭,毕竟这地方十年九旱,现在朝廷断了捐粮这项政策,要是灾荒了可不得了!所以陕甘总督勒尔谨向乾隆皇帝打个报告,要求再次实行捐监政策,乾隆皇帝组织号召重臣们开了一次会,最后决定给甘肃省开个小灶重新实施这项政策,不过皇帝也说明了:“积贮监粮,为备荒赈恤之用。”,就是不允许用银两来代替粮食,老老实实的储存粮食应付灾荒。
口子一开,就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各色妖魔鬼怪就跳出来大展身手了。首先第一个登台的就是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拜《铁齿铜牙纪晓岚》所赐,大家对这位老兄是一点都不陌生,王亶望就是咱们提到的捐监政策的受益者,这货花钱捐了个知县,因为善于逢迎,面子工作做得好,和上司、下属们左右逢源打成一片,同时也颇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看重,而与之而来的是王亶望顺畅的官途,当了知县后升为云南武定知府,又马上补宁夏知府,再升任浙江布政使最后调任甘肃布政使,这样火箭般的升迁速度就像雍正年间的李卫一般(李卫也是家里有钱捐官),不过与勤于王事的李卫不同,被乾隆寄予厚望的王亶望终究还是被贪婪冲昏了头脑。
王亶望到了甘肃如鱼得水,朝廷给了这样的一个特权,不好好利用怎么行?于是王亶望说服了陕甘总督勒尔瑾,以甘肃发生旱灾的名义向朝廷虚报灾情,发生了旱灾肯定要赈灾啊,所以朝廷一方面发下救济粮一方面督促甘肃使用历年的储备粮,而王亶望这伙人则利用赈灾的名义把捐纳粮私分,而且为了方便分银子,王亶望命令将粮食改为银两捐纳。除了大肆贪污捐纳银,甘肃这伙官员们竟然还胆大包天的将朝廷交给赈灾的一百多万两白银收进了自己的腰包!
为了敛财老王可谓是丧心病狂,在上台半年后向朝廷报告收捐19000人,捐豆麦82万担!朝廷起了疑心:甘肃省是有名的穷省,哪有将近两万多人捐粮?还捐了这么多粮食!多亏了陕甘总督勒尔瑾为王亶望圆谎,说老王说的没错啊,甘肃这半年真是饥荒连天,多亏了我们发动当地的士绅们踊跃捐粮,所以这才渡过难关。有了一把手做保证,朝廷算是将信将疑的信了,就这样三年时间里王亶望汇报捐监生一共有15万人,收到粮食六百万石!
那就有人说了,王亶望贪污的如此疯狂,难道甘肃的官员们就没有一个向朝廷汇报的么?这还真没有,老王的贪污宗旨是:我们吃了肉,手底下人也得喝汤,所以老王首创群体性贪污,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都有份,所以时间一长甘肃省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参加了这次贪污活动……收了银子的官员们成了老王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会傻到去举报自己的财神爷?
那么这样天衣无缝的计划又是怎么泄露的呢?也是老王作死,大学士阿桂奉命入甘肃剿匪,结果在上报给乾隆皇帝的战报中指出:入境甘肃就大雨连绵,兵马由此行动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