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从社会最底层一步步崛起,最终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也许见过了社会底层太多的悲剧故事,恰逢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元朝最为黑暗的时刻,朱元璋受尽了贪官污吏的压迫。
这样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极度痛恨,为此想了很多办法来惩罚他们,比如剥皮实草、贪了60两银子就被处死等。明朝初年,朱元璋先后颁布了《大明律》、《明大诰》等法律,其中《大明律》是明朝的第一部官方法典,由朱元璋亲自主持修订。《大明律》对官吏贪赃处罚严厉,屡兴大狱,广诛吏民,残酷至极。
而《大诰》则是朱元璋亲自编写,里面汇集了惩治贪官污吏及害民案件一万多件,当时全国官员几乎人手一份。为了最大程度地惩罚官员,朱元璋还发明了一种酷刑,该酷刑的刑具只有一张纸,行刑过程中看不到一丝血,可非常残忍。
这种酷刑就是“贴加官”。咋一看,贴加官这个名字还挺文艺,它源自古代戏曲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每场戏剧表演开场前,会有专门扮演道教神仙“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向观众展示吉祥祝辞的条幅,开场仪式也称“跳加官”。
在这期间,天官脸上戴着面具,故称“贴面具”。到了朱元璋这里,这个面具就变成了纸而已。可能有人会质疑了,一张纸怎么就能杀死人呢?其实不然,因为这需要一叠纸。贴加官这一酷刑的执行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将犯人捆绑在一张椅子上,让他身体保持垂直;其次,刽子手向犯人脸上洒水,每撒一次贴一张纸。这样的后果就是犯人呼吸比较困难,随着贴的纸张越来越多,到了后来犯人会被活活憋死,是不是很残忍?
据史书记载,明朝在对犯人进行贴加官这一酷刑时,往往在犯人脸上贴到第五张纸时,犯人就会窒息而死。犯人死后,随着纸张上的水分蒸发,然而揭掉,这些纸张就会呈现出凹凸分明的特点,跟戏台上“跳加官”的面具一样。
朱元璋“重典治国,从严治吏”的做法,使得洪武一朝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反贪斗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诛杀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据说杀了至少15万人。然而,这种严酷的刑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威慑作用大大削弱,最终不了了之。
到了朱元璋晚年时期,贪官污吏又是前仆后继,朱元璋非常生气,他说:“我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今后贪污的,不分轻重都杀了。”可惜这只是说说而已了。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