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大清被欧美公认为列强之一,为什么还会败给日本人?

2020-07-15 22:13:30 作者: 甲午战争前,

这十二名留学生中,严复、方伯谦等六人顺利考上了,黄建勋等三人落榜,而刘步蟾等三人连考都没敢考。于是六名落榜和没考的留学生是以实习生的身份,在英军舰上实习。

在《走向共和》中,李鸿章为什么对刘步蟾那么苦口婆心劝导,其实就在于他是嫡系。

因为当时这批毕业生,成绩最好的严复去了福建船政学堂当教习,而连考试都没考的刘步蟾却出任了定远舰的管带。

当然,不是讲刘步蟾能力不行,也不是说他不够勇猛,只是北洋水师这种提拔人的方式,与日本是完全不同的。

五、

日本留学归来的人员,不管你有没有靠山,或者学业能力强不强,一概从基层做起。且要到不同的战舰轮流服役,一步步走上指挥岗位,既有作战经验,又有实战理论,日本舰队的指挥官自然也就优于清军。

而刘步蟾仗着自己的身份,不走寻常路,不仅瞧不上丁汝昌,连高级顾问琅威理也不放在眼中。琅威理是北洋水师成军时,英国派来的海军军官,负责培训北洋海军。

当时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少量海军出巡,刘步蟾见提督走了,于是把提督旗降下来,升上了自己的总兵旗,宣示代行指挥舰队。这让时任副提督的琅威理不满,让他继续挂提督旗,但被刘步蟾拒绝。这事后来闹到李鸿章那里,李鸿章当然支持自己的嫡系啊,于是琅威理愤而辞职。

因此,李鸿章也跟英国闹掰了,英国不仅撤回了在华其他人员,还宣布不再接受中国留学生。

后来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什么先找俄国人调停,而不先找英国人,原因就在于此。

琅威理治军相当严厉,他走后,刘步蟾为首的北洋水师更加肆无忌惮,舰队训练日益松弛,军纪每况愈下。

甲午战争失败后,北洋水师一把手丁汝昌,二把手刘步蟾,也深知自己愧对水师,愧对朝廷,自杀身亡。可是他们选择自杀的方式也很特别,既没有随军舰葬身大海,也没有举枪自杀,而是吞食鸦片而亡。

至于刘步蟾是不是瘾君子,至今还在争论不休,我们也就没必要去查实了。

说到底,甲午战争清军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不管是慈禧、光绪、翁同龢,还是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都有他们各自的局限性。他们所认为的北洋水师就是一支李鸿章的私人武装,而日本联合舰队,显然已经成为了日本国家的军队。

清军靠的是关系,靠的是山头,采用的还是封建帝制古老王国的那一套,而日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民族国家了。

李鸿章以为船坚炮利就能取胜,就像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却忽视了软件建设。海军人才没有梯队,也没有形成体系,再先进的电脑,装个DOS系统,怎么能发挥实力呢?

实际上,清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然也就不会有随后的维新变法了……

当然,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本篇从用人上面分析,下一篇将换个角度继续分析,敬请期待。

我叫杨角风,我们讲的并非《走向共和》,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第36期到此结束,下期更精彩,喜欢就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