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只能廖化做先锋吗?聊一聊你所不知的季汉名将

2020-07-16 09:59:17 作者: 蜀军只能廖化

(一)事不见传 难掩其锋

由于蜀汉史料的缺乏,自然也就导致蜀汉的一些人物看上去相当的名不见经传。

但实际上,蜀汉之所以能够立国四十三年,靠的不单单是益州的天险,在文武群臣上,还是有着一大批优秀人才的,比如,武将当中的一位,句扶。

句扶,字孝兴,是益州巴西郡汉昌县人,此人作战勇猛,精通将略,被称为名将,他的功绩、能力、声望常常亚于他的老乡,当时的镇北大将军王平,所以当时的人评价他为:

“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其中的王,指的是蜀汉名将王平,张只得是张翼,廖,自然指的就是廖化,按理说,能够与这几个人相提并论,地位与能力一定是没的说。那么,诉诸史料,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呢?

(二)零星记载 得窥真容

可是问题是,当我们翻开史书后才猛然发现,《三国志 蜀书》中对于句扶的记载,简直少得可怜,他不但没有本人的单独传记,附着在《三国志 蜀书 王平传》的末尾,而且对于他的记载,仅仅只有三十一个字!是为:

“初,平(王平)同郡汉昌句扶,忠勇宽厚,数有战功,功名爵位亚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

虽然说,仅仅只有这三十一个字,但是这是一个相当不低的评价,毕竟王平对于蜀汉的功绩以及自身的地位摆在那里。

而除了《三国志 蜀书 王平传》对句扶的记载以外,在《华阳国志》中,也有零星的对于句扶的记载,其中,《华阳国志 卷七 刘后主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平同郡勾扶,亦果壮,亚平,官至右将军,封宕渠侯。”

而《华阳国志 卷十二》又有提到,是为:

“左将军,宕渠侯勾扶。”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为什么《三国志》中称句扶,《华阳国志》中称勾扶,原因很简单,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勾这个字本来就是写作句,所以两者并不冲突,作为姓氏的时候,读作勾。

另外,为什么《三国志》中句扶是左将军,到了《华阳国志》中,就记载为右将军了呢?

实际,这是《华阳国志》本身的讹误,因为《华阳国志 卷七》与《华阳国志 卷十二》本身就有了冲突,一个是右将军、一个是左将军,所以,很明显,句扶的正式官职当是左将军。

而除此之外,在《华阳国志》中还有这样的那个的一段话,评价句扶,是为:

“马德信、王子均、勾孝兴、张伯岐建功立事,刘二主之世,称美荆楚。”

马德信,指的是季汉庲降都督、镇南大将军马忠,张伯岐指的是荡寇将军张嶷,王子均自然就是王平,所以,将这几个人再一次放到一起,足以看出句扶的地位。

以上这八十三个字的《三国志》与《华阳国志》的原文,就是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主要的或者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句扶史料原文,可能有人会问了,就算句扶能和这几个人放到一起进行对比,那么,怎么就能突出他的重要性呢?

(三)位不寻常 能力出众

这个解释,来源于句扶的官职与爵位,首先,便是左将军。

按照季汉当时的武将官职来说,左将军之上有前将军、镇东、南、西、北大将军,三公级别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大将军。

所以,是蜀汉的高级武将,而除此之外,左将军在整个蜀汉,单人的人,屈指可数。

因为刘备便是曾经担任过左将军,所以为了避讳,左将军一般不轻易授予人,得到左将军这个官职的,要么身份地位特殊,要么负有特殊使命,总之,绝不是庸才。

比如,前任左将军有马超、刘备的大舅哥吴懿、原丞相府长史向郎、以及魏国投降来的郭脩。

故而,不难看出,左将军的担任者,并非胡乱颁布,马超、吴懿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地位更不必说,向郎的理政才能更强于治军,担任左将军更多的是资历。

郭脩身为魏国降人,又负有刺杀费祎的使命,所以,这几任左将军的人选也可以证明,得到了左将军这个职位的句扶,绝对不是一般人。

(四)县侯加身 位冠朝堂

除了左将军之外,句扶的宕渠侯,也是昭示了他的地位,在建兴中期以后,到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句扶去世时,蜀汉的高级军将如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