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霍光让刘询继位以后,霍家的势力达到了颠峰,而这样一位权臣活着的时候享尽天下权力,晚年也安度余生,生前尽情挥斥方遒,死后尽由后人说,达到了权臣的终极目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地步。
我们看霍光的成长轨迹,可以分为三步:
1,武帝时期的蛰伏。霍光由哥哥霍去病推荐靠近权力的中心,给武帝留下成熟稳重的印象,最后在武帝去世时才被提拔为首辅大臣。
2,昭帝时期的雷霆手段。霍光用自己的政治手腕铲除了对手,让小皇帝对他唯命是从,并且通过立废刘贺,让天下人见识到这位大司马的霸道。
3,宣帝时期的最后余光。在刘询继位后,霍光先通过一系列的人员部署,让身边亲信都位列高官,甚至家里的奴仆都成为外人巴结的对象,只是盛极而衰,没有永恒的皇帝更没有永恒的权臣。
面对这样的权臣,宣帝也只能一句“如芒在背”吐槽下心中的不满,重重包围之下,他知道自己乱动一个手指头都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此时的宣帝活成了下一个霍光,他也在蛰伏,他只能用自己还小的年纪去赌一把,在全天下认可刘家为正统的时候等霍光老死。
公元前68年4月21日,这位权臣终于闭上了眼睛。
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对宣帝的要求是将自己三千户的封邑转赠给哥哥的孙子霍山,这位权臣到死都还在想尽办法扩大霍家的势力,却不知他这只老虎的离去,留下的都是养肥的猪罢了。
这都不是事!你闭眼了这天下才是朕的,给你们的迟早也能拿回来!宣帝在心里默默的想着:一切的新仇旧恨都要开始清算了。
最后,宣帝以帝王的规格安排了霍光的葬礼,只是霍光的夫人并不满意,坚持把霍光陵墓的规格扩大,老虎死去,这些温室的猪羊尚不自知,此时的贪婪只会让屠刀来的更快。
霍光在世,宣帝夜不能寐,霍家带给他的恐惧岂止是“如芒在背”,为了延续霍家的荣耀,他的妻子被霍家毒杀,“故剑情深”带来的痛苦宣帝只能默默的承受,各位大臣想要霍家女儿成为皇后的心思他自然懂,这一切的背后没有霍光的默许谁敢开口?
如今霍光走了,这位老虎走了,留下的都是只剩虎威的肥猪,烧水杀猪也该提上日程了。
要想铲除这些年霍家在朝中的势力是很难的,前期既不能明显还要给予一定的奖赏,于是宣帝也来了一个三部曲,为霍家弹奏最后的歌声。
第一曲,拔猪毛。霍光死后,空出来的诸多位置宣帝直接下旨册封霍禹、霍云、霍山为侯,霍禹任大司马右将军,领尚书事,完美接班霍光。紧接着,他册封许广汉(许皇后的父亲)为侯,提拔许氏、史氏(汉宣帝祖母家族)、王氏(汉宣帝母亲家族)子弟为内朝官,并以郎官身份宿卫皇宫。
霍光的权力似乎完美嫁接到霍家,同时他安排了自己的几个亲信在身边,保障了自己的安全,这一步可以说是非常妙,因为霍家也拿不出反对的理由,毕竟只是几个小官,这对此时的霍家来说真的看不上。
但是紧接着,汉宣帝就安排了张世安为大司马,和霍禹并列。这个人至关重要,因为霍光在时,他和霍家走的很近,甚至之前还反对自己的哥哥把女儿嫁给流落民间的汉宣帝,在霍家看来,这是汉宣帝让这位老臣辅佐霍家,等到霍禹熟悉业务后,自然会功成身退。
可是前文我曾说过,张世安的哥哥张贺时戾太子的家臣,也就是汉宣帝爷爷的忠实粉丝,后来也是照看宣帝成人,而能在那么多的漩涡中生存的张世安显然知道汉宣帝要收权,而这份感情也能成为他另投新主的资本。
通过一系列的人事调动,霍家在顶尖圈子里有名无实,逐渐被架空话语权。
第二曲,卸猪腿。霍家最重要的权力就是兵权了,来看看这些人的调动:
霍山解除奉车都尉和领胡兵之职,专任尚书事(管理来往信件的);
范明友解除未央宫卫尉、度辽将军之职,调任光禄勋(升官没有军权);
邓广汉解除长乐宫卫尉、将军之职,调任少府(有钱没有军权);
任胜解除中郎将、羽林监,调任安定太守(有地方权没有军权);
王汉解除中郎将,调任武威太守(远离帝都);
张朔解除光禄大夫给事中,调任蜀郡太守(远离帝都);
霍氏子弟一律不得入皇宫承担宿卫工作(远离帝都)。
对霍家的安排看似给予极大的信任,给钱的给钱,给权的给权,唯独没了兵权,霍家一夜之间从一个军人团伙变成了文官集团,终于,汉宣帝睡觉都可以随便做梦了。
第三曲,宰猪头。霍家以为哪个老实听话的汉宣帝就算像发言,也要顾及下霍光扶他上位的情分,面对汉宣帝的一步步操作,霍家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于是就为霍家召开了死亡的三次大跃进会议。
第一次,霍显告诉霍家众人许平君是被自己毒害,霍显觉得自己的壮举会让霍家子弟更有胆气并且让他们明白我们没有退路,谁知常年被老虎饲养的一圈人早就找不到反抗的正确姿势,更别说勇气。
第二次,面对汉宣帝的步步紧逼,赵平的门客石夏和霍云的门客张赦建议效仿霍光,联系上官皇太后废除刘询,可是走漏了风声,这两人被抓走,随后被带走的就是霍家核心人物,包括霍显的情人冯子都,而霍禹又被汉宣帝当面痛斥御下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