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时,究竟是什么人生活在吉林这片神奇的地域

2020-08-02 15:32:00 作者: 康熙皇帝东巡

(2)《扈从东巡日录》:“其人勇悍,善骑射,喜渔猎,耐饥寒苦辛,骑上下崖壁如飞,每见野兽踪迹,蹑而求之,能得潜藏之所。”

关东游猎民族。此图选自网络。版权归于网络。

浅释:这些伊车(新)满洲人性格剽悍、作风勇猛。善于骑马射箭打猎,能耐得住饥饿、寒冷和劳苦艰辛。他们能骑着马上下山崖,翻山越岭,像鸟儿飞一样快速。每次见到野兽的踪迹时,他们就跟随在后边,循着脚踪寻找它,并且能判断出这些野兽潜藏的具体地方。——这是讲“伊车满洲”人的性格作风:剽悍、勇猛,能忍饥耐寒,吃苦耐劳。技能:善于骑马、射箭、打猎,善于山地活动,善于追踪、猎获野兽。

(3)《扈从东巡日录》:“又刳(kū)木为舟。长可丈余。形如梭子。呼为威忽、施两头桨。捕鱼江中。往来如驶。”

浅释:这些伊车满洲人又能把粗大的木材从中间挖空,做成小船。这些小船有一丈多长,形状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发尖。他们管小船叫“威忽”。他们驾驶这种小船,用的是两头有桨片的木浆。在江中捕鱼时,往来行驶非常自如。——这是讲伊车满洲人不仅善于造独木舟、还善于驾驶独木舟在江中捕鱼。

吉林水师营训练图景。

(4)《扈从东巡日录》:“皇上以德抚之。渐归王化。移家内地。被甲入伍。隶宁古塔将军及奉天将军部下。亦有入京为侍卫者。”

浅释:大清皇上用爱护他们的仁义道德招引安抚他们,才使他们渐渐地归顺到皇帝的教化中来,成了新的满洲族人。这些新满洲族,有的跟着皇帝进入关内,穿戴上盔甲,当了兵,隶属于宁古塔将军府或者是奉天将军府的部下。也有的进入北京,当了保护北京或者皇帝的侍卫。

高士奇说的“皇上以德抚之”的“皇帝”,应该并非单指康熙皇帝,而是指大清国的奠基人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以及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皇帝及至清圣祖康熙皇帝。因为在这些皇帝执政时,都曾经在不断地融合壮大满洲族。——这是记述这些原住“海西”的人,是如何“渐归王化”变成“伊车满洲”的历史经过。

另,查阅史料得知:伊车满洲即“新满洲”之提法,出于皇太极的崇德年间。

头条智能选图

《清实录》说,清太宗皇太极改族称“诸申”(女真)为“满洲”后,将征服或新归附并编入旗籍的东北边区女真全部及其他部族,概称之为“伊车满洲”或“新满洲”;而以前征服和编入族(旗)籍者则称为“佛满洲”或“老满洲”。高士奇的“移家内地”是指1644年顺治皇帝携众多新老满族人从山海关进入北京,史称“从龙入关”。

高士奇所指的“伊车满洲”,可能概指先后加入满清八旗的原东北边民。因为历史证明,满洲族是在建州女真到大清国长期征战过程中,不断收编那些东北的蒙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以及汉族,长期融合而成的民族。大清朝廷对这些加入满洲的民族实行“八旗分养”政策,让他们分别加入了满洲八旗的旗籍。以皇太极改名女真族为满洲族为界,此后加入者,就成了“伊车满洲”。

当然,东北至今还存在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民族,当时并没有全部编为满洲旗下。其中一直居住于张广才岭的女真某部落的“巴拉人”,在努尔哈赤征伐时就曾群起抗争,最后退入张广才岭密林深处,独立于“满洲”之外。直到解放后,这些“巴拉人”才在登记民族身份时划入“满族”。

吉林水师营将佐。吉林水师营博物馆油画

由此可知,“老满洲”跟随顺治皇帝“从龙入关”后,那么康熙此次来吉林乌拉视察的整个宁古塔将军所管辖的广大吉林地域中,能够为大清皇室服务于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中的人,就是“伊车满洲”了。★高士奇讲述三百多年前吉林乌拉的历史沿革:

(1)《扈从东巡日录》:“按乌喇即辽时宁江州混同军观察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金史太祖,克宁江州,降移炖益海路大弯照撒等,败辽兵于婆剌赶山趋达鲁古城,进攻黄龙府,遂克显州,则宁江州在当时,亦属要地。元灭金,设军民万户府五,分领混同江南北。明初内附,后复各分其地。”

浅释:高士奇说,宋辽时代,乌拉这地方就是辽国的宁江州,是混同军驻扎的军事重镇,隶属于辽国的东北统军司管辖。辽国的东北统军司负责对女真、五国、达鲁虢(guó)等东北部族的防务。

《金史》记载,后来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攻克了宁江州,“降移炖益海路大弯照撒等,败辽兵于婆剌赶山趋达鲁古城”,再进军黄龙府,攻下显州城。在辽、金时代,这宁江州就属于军事要地。

元朝灭掉了金国后,设立了五个“军民万户府”,分别管理混同江南北各地。

明朝初期,这里直接归属朝廷管辖,后来又分为各地管辖。实际上,乌拉之地明初归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后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这段文章,高士奇简略地概括了“乌拉之地”历史上曾分别归属于辽、金、元、明、清的历史过程。

(2)《扈从东巡日录》:“我太祖高皇帝,攻取乌喇地为我有。”

浅释:高士奇说,到了明朝末年的东北努尔哈赤时代,大清太宗高皇帝努尔哈赤攻取了这里的乌拉国,乌拉之地就归我大清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