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堪称是冷兵器时代的第一战略资源。
比如,在宋朝与金朝、蒙古,以及蒙古与金朝的战争中,战马的数量与素质,曾经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宋朝骑兵在女真铁骑面前不堪一击,而女真铁骑遇到蒙古骑兵又节节败退,这是为什么。
一、宋朝
与蒙古、金朝骑兵相比,宋朝的骑兵总显的不值一提。战马来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宋朝军事力量发展。
由于没有产马地以及高质量的战马,宋朝在与辽、金、西夏、蒙的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
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即便没有统治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仍然拥有自己的产马地,这就是今天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甘肃河西等地区。
凭借这些产马地,唐朝军队可以四处征战,军威盛极一时。而在唐末五代,这些产马地相继落入契丹、党项人之手,如果再获取优质产马地,成为此后两宋三百多年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北宋初期,宋朝主要通过买卖的方式,在西北、西南边境的榷场,从党项、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手中购买战马。
因此,在宋初与辽国的征战中,尚能几次发动北伐,主动出击。
但在西夏兴起以后,宋朝的产马地大量减少,等到西夏又攻取了凉州,致使宋朝在西北的军马贸易几乎完全断绝,只能改从四川地区购马,或者通过海上,从辽东的女真族手中获取战马,但其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而且,与西北战马相比,四川地区的马体型矮小,负重能力差,这使得北宋骑兵的战斗力大幅下降,很难于与北方游牧民族野战争锋。
靖康之变以后,南宋退保江南,产马地再次缩小,只能从西南地区获取战马。
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以茶马治边,即用南方生产的茶叶来换取西南地区出产的战马,这条西南地区的国际商贸通道,也被称为“茶马古道”。它虽然不是起于宋朝,但却在两宋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盛极一时。
可是,由于西南地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茶马贸易所得战马,亦无法应付与金、蒙的作战需要。南宋的骑兵质量越来越差。
所以,南宋一百多年,几乎都是在努力巩固其在南方的统治,在军事上以防守为主,虽然寥有北伐,也均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终宋一朝,战马之殇,从未断绝。二、金朝
金朝的女真骑兵曾是历史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事力量。
女真族起源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这里的水草丰美之地,一样盛产优质战马。
马既是女真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他们狩猎所必需。一般,女真富户养马,多达千百成群。即使是一般人家,也有马十余匹。
在女真族兴起以前,曾经分别向辽、宋朝贡或者在边境榷场买卖马匹。
而在金国兴起之后,他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灭掉辽、宋两大强国,与女真人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是分不开的。
在女真铁骑中,有“铁浮屠”和“拐子马”两种。“铁浮屠”由每三匹马用皮索连接在一起,上面的骑士装束得如同铁塔一般,冲锋起来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坦克”。
而“拐子马”则是轻型或中型骑兵,他们负责运用高度机动性对敌军进行迂回包抄,而后突击。女真铁骑在平原上十分强悍,所以,有“金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称。
不过,在入主中原以后,女真人逐步内迁到了农耕区,养马数量大量减少,再加上战争的消耗,金国军队的骑兵数量大幅下降。
由于逐渐缺少战马,金军后来在与蒙军的战争中节节败退,再也难以恢复往日的雄风。三、蒙古
最后,我们谈谈蒙古马。
蒙古人所在的蒙古高原地区,特产蒙古马,它们与中原地区的马匹大不相同。
首先,蒙古马以野草为食,并不需要专门配置豆类和谷物等饲料,甚至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冰原上自动刨雪觅食。
在特殊情况下,蒙古马甚至能为骑士提供食物给养:“设须急行,则急驰十日,不携粮,不举火,而吸马血,破马脉以口吸之,及饱则裹其创。”(《马可波罗行纪》)
对蒙古历史多有了解的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说:在紧急情况下,蒙古骑兵甚至可以不带任何补给急行军10日,仅仅靠吸马血来获得给养。
这种强大的生存和续航能力,恐怖如斯。
其次,蒙古马一般成群放养,并不需要大量人员去看护,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而且,蒙古马还具有性格温顺的特点,十分易于人类驾驭和驯服。
再者,蒙古马平时在草原上拥有十分广阔的活动空间,并能在不断奔跑之中锻炼了体力。
所以,蒙古马虽然体型不大,但却可以吃苦耐劳,长时间奔跑,适合骑士们长途奔袭、急速行军。
而且,因为蒙古高原盛产优质战马,当时蒙军骑兵出征时,可以一次带好几匹马换骑,这更增强了其续航能力。
所以,在战马的对比中,蒙古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所以才能成为冷兵器时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