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前秦兴亡与民族政策两面性的关系

2020-08-24 13:21:35 作者: “成也萧何,

前秦对边境异族则采取羇縻制。羁縻制是西汉以来中原政权控制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种方式。甘露二年,"匈奴左贤王卫辰遣使降于坚,遂请田内地, 坚许之。云中护军贾雍遣其司马徐斌率骑袭之,因纵兵掠夺。坚怒曰:朕方修魏绛和戎之术,不可以忘大信。所获资产,其悉以归之。辰于是入居塞内,贡献相寻"。这就是苻坚对匈奴、鲜卑等民族的羁縻之道。为贯彻"夷狄应和"的民族政策,苻坚曾亲自巡抚夷狄地区,以抚谕为先。这种羁縻制很得少数民族同胞的民心,大受拥护。

符坚能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首领。慕容垂投降前秦后,苻坚对他信任有加。前秦史令张孟和苻融曾以天上出现彗星为由,要求符坚诛杀慕容垂,苻坚给予二人严厉的批评,向他们重申"夷狄应和,混六合为一家,同有形于赤子"的民族政策。

无论是拉拢,还是羁縻,都反映出前秦对其他民族的怀柔手段。这种怀柔的政治性目的很明确,但苻坚作为氐族贵族的代表,也摆脱不了他身上狭隘的民族性。苻坚统治的后期,随着国力的强盛,对汉族百姓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越来越严重。此时的前秦采取了胡汉分制、强制徙民、种族分割、军事殖民等民族政策。

永和八年,前秦徙张遇及陈、颍、许 、洛之民五万余户于关中;升平二年,苻坚讨平张平后,"徙张平部民三千余户于长安";消灭前燕后 ,"迁慕容暐及燕后妃、王公、百官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 "。这些被迁徙者主要是被征服民族贵族、富豪和一般平民,既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 。

前秦还对其他民族进行种族分割,将一个民族分割为数部,使其产生隔阂矛盾,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太和二年,苻坚平息匈奴叛乱后, "分其部落为二 ,使其 二子分统之,号东 、西曹 "。太元元年又在消灭拓跋部建立的代政权后,"分其代民为二部,自河以东属库仁, 自河以西属卫辰,各拜官爵,使统其众"。苻坚采用种族分割的办法 ,在民族内部人为地制造矛盾,让分解后的民族内部相互牵制,实现民族控制的目的。

苻坚为加强关东六州的统 治,分遣宗室亲贵统领一定数量的氐户分镇各地,实行殖民统治 。 由宗室亲贵分封的重镇有邺 、龙城、蓟城、枹罕、晋阳和洛阳,这些重镇不仅是古来兵家争夺的要冲 ,而且大多还是关东政治经济的中心 。八个重镇之中,龙城、蓟城和平城三城主要震慑北方的少数民族 ,晋阳、邺城、洛阳主要震慑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 。在前秦统治者眼里 ,军事分封制使氐族作为统治 民族,高高驾临于其他民族之上,是有效治理关东地区最有力最可 靠的保障,对于巩固征服地区极为有利。

四、前秦的民族政策

氐族长期与汉族杂居,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魏略·西戎传》载: ( 氐人) 其俗,语不与中 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氐族"善田种"、"能织布",与汉族的生产方式、经济生活很是相似。苻坚家族又是氐族中汉 化较深的一族,所以苻坚能够接受王猛的建议,在前秦大力推行汉化政策。

南北朝时的"胡汉分治制度",是少数民族政权歧视、压迫汉族的制度。在前赵、后赵时,胡人为"国人","国人"地位远高于汉人,汉族士大夫常受到胡人的欺压、凌辱。苻坚废除了这项制度,任用汉族人士,不论其出身贵贱,若有治 国安邦之术均予以重用。苻坚即位后,汉人王猛被命为中书侍郎参与朝政,后一年五迁,掌握前秦军政大权。王猛在任期间,对前秦制度大力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秘书监朱彤、秘书侍郎赵整、黄门侍郎程宪等汉人,也是前秦决策层中的中坚力量。前秦地方政权中的刺史、太守、县令等官职,也有不少是由汉人担任的。像苻坚这样的少数民族首领,能够大力任用汉人,在当时是很少见的。经过苻坚的系统改革,前秦已成为以氐、汉地主阶层为主体的政权,也使前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清明景象。

苻坚"举异材,课农桑,礼百神,施节义,修废职,立学校",以魏晋为蓝本,向有识之士 请教治国之道,并采纳"宰宁国以礼,治乱邦 以法"的方针,文武并用,客观上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进程。

苻坚制定了"薄赋""优待耆老"等利民政策,多次派遣官员巡视四方,奖励致力于耕田的农人,并解决百姓 的实际困难,打击那些掠人子女、巧取豪夺的豪强大族。对于迁徙流亡的人,给予旧业,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秦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苻坚还大力提倡儒学,广立学校,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史载:"坚亲临太学,考学生 经义优劣,品而第之。"他还要求太子、公侯、百官学习儒家经典,并专门在后宫设立典学,嫔妃们也要每天学习。苻坚把学习汉文化与做官联系在一起,将学不通一经、才不成一艺者,罢遣为民,对改良社会风气起到了促进作用。苻坚知道自己是氐人,要想解决本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冲突,就必须把 儒家的德治思想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德治"成为苻坚治国的核心理念。

淝水之战失败后,被强大的表面所掩盖的前秦内部民族矛盾空前爆发,自384年至439 年的五十多年时间内 ,前秦统治下的各民族先后在关东、关中和河西走廊地区建立了 13个政权,前秦统治土崩瓦解。

前秦是由一个众多民族构成的混合体,它是由强大的军事力量联系在一起的政权。各民族间的矛盾由于前秦强大国力而暂时被掩盖,但这种掩盖只是暂时的,只要时机成熟必然爆发。淝水之战的失利及其政权的瓦解就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