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无白书生觉得,这里似乎能够得到胡亥的一些年龄信息。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越招人喜爱,相反则不能使用"喜爱"这个词了,因为当我们同时面对一个二十一岁的成年人和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时,会在谁身上使用"喜爱"一词来表达呢?我想答案还是趋向于后者的多一些吧。
由此可以推断,胡亥跟随秦始皇出游时的年龄应该是十二岁。所以,同样是在《秦始皇本纪》中,只是位置稍后了些,司马迁则又记载为:"二世皇帝享国三年。葬宜春。赵高为丞相安武侯。二世生十二年而立。"
这两处记载虽然只有九年的悬殊,却有着成年和未成年的差别。不过在这一句话的前面,司马迁同样也有着"始皇生十三年而立"表述,这就意味着,司马迁承认,秦始皇是十三岁时继位为秦王,那么胡亥十二岁承袭皇位又有何不可呢?
因此,无白书生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二世生十二年而立"的记载是最可信的,也是我们二选一的正确结果。
关于秦二世胡亥的在位时间,《秦始皇本记》记载:"二世皇帝享国三年。"最终被赵高的女婿阎乐逼迫自杀。胡亥在自杀前,曾向阎乐哀求见随想赵高一面,阎乐没有答应。后又一再哀求把自己降为一郡王或成为万户侯,阎乐仍然"弗许"。最后要求:"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他想和其他公子那样,为了保住性命,当个普通百姓也行啊。但是这个最低的愿望,也在阎乐的一句"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的冷酷拒绝下而成为泡影。二世遂自杀于望夷宫。
或许有人会对胡亥所说的那句"愿与妻子为黔首"产生怀疑,其实这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因为古人在十三四岁时娶妻生子是很正常的事情。胡亥十二岁继位,十三四岁纳后生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样,胡亥的年龄也就和他曾经"与赵高谋"时所说的那句"朕年少,初即位"的话对应起来了。
我们了解秦朝的历史,大都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然而最近读秦史,越来越发现司马迁在写秦朝历史的时候,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疑点。这其中不仅包括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秦始皇的身世以及他的死亡之迷,他的立后之迷,而且秦始皇的死亡年龄在《史记》中也不同一,李斯写《谏逐客书》的背景亦不相同,秦始皇生母的身份也存有冲突之处。
如此等等,好像还有,且听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