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夏热帖》

2020-08-27 01:05:02 作者: “疯子”杨凝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

赞扬五代时期书法家杨凝式的诗句

世人尽学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

下笔便到乌丝栏。

《山谷集》卷二十八《题杨凝式书》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门下侍郎杨涉之子。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杨凝式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太子太傅。

杨凝式长于歌诗,富有文藻,尤工书法,并工颠草,大为时辈所推,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品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晋时,以礼部尚书致仕,闲居伊洛之间,恣其狂逸,多所抗忤。人高其才,莫之责也汉时,历少传少师。周显德初,为太子太保,卒于洛阳,赠太子太傅。凝式长于歌诗,善于笔札。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之上,题记殆偏。时人以其纵诞,有疯子之号。

杨凝式《夏热帖》,纸本,草书

纵23.8厘米,横33厘米

8行,每行6字不等,共32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凝式啓:夏熱體履佳宜,長□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数字残损难识)病?(下二行残损)。

杨凝式《夏热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传世不多的几件作品中唯一的草书作品,是他苦于夏天署热而写的一封短札。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卷后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等四家题跋。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贤志堂印”,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清曹溶、纳兰成德、清内府等鉴藏印。另有数方古印不辨。曾经明内府、项元汴,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初编》《式古堂书画汇考》《珊瑚网书跋》等书著录。

这一书帖笔画雄强劲健,线条较粗者却没有臃肿肥软的毛病,大多用方笔、折笔,显得刚劲有力;线条较细者也不存在细弱轻浮的毛病,笔力遵劲,点画飞动。有的笔画尽情伸展,非常痛快;有的笔画之间曲折宛转,紧密相连,气势连贯,整幅作品疏密错落,攲侧变化,并且在草书中夹杂了行楷书。

欣赏这一书帖,我们可以发现它在用笔、结体上,与颜鲁公书的《刘中使帖》、柳公权的《蒙诏帖》等有相似的地方,都具有笔力劲健、结体宽博的特点,杨凝式正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在行草书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宋代书法家李建中曾题诗:“枯杉倒桧霜天老,松烟麝煤阴雨寒。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表达了对杨凝式书法的倾慕。此帖笔势雄健纵逸,锋芒灼耀,结体富于变化而不失法度。

在晚唐书法衰落的形势下,杨凝式挺然崛起,独树一帜,是一代承唐启宋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宋人对杨凝式顶礼膜拜。“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宣和书谱》等典籍称杨凝式喜题壁,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两百多寺院均有其壁书,风靡一时。如无杨凝式墨迹的寺院,往往会先粉饰其壁,摆放好笔墨、酒肴,专门等杨凝式来题咏。杨“若入院,见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距顾视,似若发狂,行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书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意之色。”

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杨凝式《夏热帖》

局部放大欣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