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东方古罗马城堡,历经沧桑可安好?

2020-08-28 16:26:08 作者: 客家围屋,东

栗园围位于龙南县里仁镇栗园村的一片农田之中,占地面积达45288平方米,按面积来说,栗园围是当之无愧的“中华客家第一大围屋”。栗园围建于1501年,距今已经500多年了,其状为八卦围,周长789米,面积68亩,墙厚0.6米,2层,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围内有围中围,围屋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粟园围围内三口鱼塘并列成湖,翠竹柳影,散落沿岸。虽说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却有着江南景物的韵致。围里的居民都姓李,相传是明代大将军李清公的后人。李将军追随著名的儒将王阳明统军平叛,战功卓著,还乡后就用赏赐的土地建了围屋,据说“栗园围”这三个字都是王阳明亲笔题写的。

栗园围是一个“村围”,围屋内其实就是一个自然村。村围就是一个同宗(也有不同宗姓的)的自然村,因安全的需要,聚众捐资出力做起来的环村之围。村围面积较大,平面多为不规则形,防卫用的围墙、炮楼、门楼根据需要而定。栗园围就是这样一个“围屋”,它其实就是一个基层小社会外加一层围护设施。围内有宗祠、戏台、民居、庙宇、学校和村民活动的小广场,还有很大的水塘,还有菜地等等。如果没有走到围外,体会不到是住在“围屋”内。古人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栗园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明清时就曾出过25位举人,现在依稀可以从围内保存的系马柱看出端倪,这些都是有功名身份的标志和见证。

根据万幼楠《赣南围屋研究》,赣南围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创始期、形成期和极端期。创始期约为明代中后期。这段时期是赣南围屋的自由创始期,形式多样,数量较少,占围屋总数的10%左右。这时期的围屋没有经过事先规划,往往随形而建,呈多边不规则型。围屋成熟期约为清代的早中期(清顺治至道光年间)。这个时期的围屋数量约占30%左右。围屋平面趋向方形,圆弧或多边形围屋逐步不见了。围屋立面多为两层,四角炮楼高出一层,但尚未成定式。清朝末年至民国中期是围屋建造的极端期。这个时期由于清政府衰落,对外丧权辱国,致使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围屋建筑数量剧增,防御功能更强更完善,这期间兴建的围屋占赣南围屋总数的60%以上。进入民国以后交通发展使政府统治力度增强,社会状况好转,围屋便断然少建了。

龙南境内的客家围屋基本涵盖了客家围屋的所有建筑样式,形态丰富多元,尺度变化跨度极大,有国字型、口子型、回字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式,在防御功能方面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为防止敌人偷袭,四周墙基埋有数米深的梅花桩;围屋瓦面上布满了用剧毒药水浸泡过的三角铁钉;而围屋围门顶上,则设有注水孔;围内各相应地点,设有消防池和消防缸;外墙采用三合土和桐油夯筑而成,不让木头外露,用生铁紧固房梁,可谓是铜墙铁壁。为预防围内断粮,围内除设有专门的粮仓外,还有用精确比例的蛋清、红糖和糯米饭砌成的假墙作为储备粮。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58岁的李明华坐在长木板凳上,仔细端详着一本围屋维修设计方案,借着暴雨来临前从天井射进的微弱光线,寻找着围屋旧时的印记。李明华是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14岁起我就开始做‘鲁班学徒’,习得一门木工手艺。但修缮围屋,可比普通的房屋装修考究得多。”关西新围、燕翼围、乌石围、龙光围……数十年来,李明华的足迹踏遍了龙南大大小小的围屋,凡是经由他手进行修缮,必是亲力亲为。榫卯、斗拱、夯土墙、河卵石砌筑等围屋营造技艺,他也是炉火纯青。他自豪地说:“我们在围屋里生长,就是围屋的后代。客家人最注重孝道,保护与修复围屋,也是我一生的使命。”

今天,客家这个民系仍坚守得相对完整的东西只剩下两种,一种是听得见的客家语言,另一种就是看得见的那一座座如丰碑般矗立于田畴中的围屋。围屋中天井的作用很是神奇,雨天承接雨水,夏天承接阳光,讲究的人家还在天井四周养上些兰花、茶花,供养着几分清新诗意。挥手告别李明华时,淅淅沥沥的雨水正从瓦面上一滴一滴敲打天井中的石面,那声音颇是清脆,仿佛一种梵音,在执著而有耐心地向你传递着客家人的某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