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本人老实了300年的中日之战——壬辰抗倭援朝战争

2020-08-29 21:34:19 作者: 让日本人老实

朝鲜半岛背靠古老而辽阔的东亚大陆,西临波澜不惊的黄海,东临阴暗诡秘的日本海。

如果把东亚大陆看作一位沉睡中的贵妇人,朝鲜半岛则是慵懒的她伸出的一条秀美的手臂。

扼住东亚咽喉的朝鲜半岛犹如一块跳板,既是强敌入侵远东最便捷的必由之路,同时又是抵御外侮最有力的天然屏障。

面积达22.7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使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3000万朝鲜族人民命运多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饱受外族强敌的侵略和蹂躏。

风光旖旎的朝鲜

朝鲜一词的意思是“朝日鲜明之国”,历史上的朝鲜王国又被称为高丽国。除去与一衣带水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朝鲜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因而被西方世界称为神秘的“隐士之国”,素有“晨谧之邦”的美誉。

然而到了近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这个“晨谧之邦”的宁静生活,古老的“隐士之国”最终被拖入了残酷的现实世界。

跟后来饱受西方列强欺凌压榨的近代中国一样,朝鲜的近代史就是一部浸透朝鲜人民斑斑血泪的屈辱历史……

最先向朝鲜伸出魔爪的是那个同样与朝鲜一衣带水但野心勃勃而又邪恶无比的邻邦——日本。

狂妄的丰臣秀吉

远在16世纪末期,战国时代的日本,头号大军阀丰臣秀吉武力统一日本后,为转嫁日本国内的矛盾更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悍然决定发动对外扩张战争。

随着日本国力的日渐强盛,丰臣秀吉的野心骤然膨胀,竟然萌生了建立一个“大东亚帝国”的非分之想,把“图朝鲜,窥视中华”作为平生誓愿,狂妄地叫嚣“征韩代明”,“三国归一”。

1592年4月,欲壑难填的丰臣秀吉统兵20万,气势汹汹的杀过对马海峡,在釜山、庆州一带登陆,正式拉开了侵略战争的序幕。

战争伊始,经过内战洗礼的日本侵略军攻势炽烈,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接连得手,朝鲜三都十八道全部沦陷,势如破竹的日军一直打到鸭绿江边,直接威胁到中国大明王朝的安全。

明朝万历皇帝

丰臣秀吉得意忘形,向明朝政府提出日本以大同江为界占据朝鲜的无理要求,并威逼琉球、菲律宾等大明附属国向日本称臣纳贡。

陷于绝境的朝鲜国王急忙向大明王朝紧急求援,倭寇作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城,大明政权朝野上下一片大哗。

万历皇帝明神宗察觉到了日本人的不轨之心,决定答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出动大兵援助朝鲜,打掉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12月,大明军队在钦命东征提督——一代名将、辽东总兵李如松的率领下誓师东征,打响了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

一代名将李如松

1593年正月7日,东征大军4万余人的精锐之师兵临平壤城下,与侵朝日军第1军团展开激战,予敌重创。

次日拂晓,明军上百门火炮的轮番轰击炸得守城日军魂飞胆丧,数万大明官兵随即发起总攻,当时在东亚堪称一流的明军火铳营和威震八方的虎蹲炮也推进至城下实施抵近射击。

战至午时,李如松亲临前线督战,明军士气大振,喊杀声震天动地,以一当十的明军将士不断攀上城头。

在明军大炮的持续轰击下,平壤城门轰然坍塌,明军骑兵如决堤的潮水涌进城中……

威震敌胆的火炮

平壤一役,明军以伤亡2288人的较小代价,酣畅淋漓地歼灭了日军11300余人,近两万兵力的日军第1军团减员三分之二以上,完全丧失战斗力。

平壤大捷一举奠定了抗倭援朝战争的胜局,令敌人风声鹤唳,全线动摇。整个朝鲜半岛的日本驻军一扫“长驱直入大明国”的狂妄不羁,纷纷望风而逃,全线溃退400余里。

李如松挟大胜之余威,亲率大军挥兵南下,血战碧蹄馆,火烧汉城日军军粮所在地龙山大仓,打得十几万侵朝日军抱头鼠窜,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明朝东征大军攻城略地,横扫朝鲜半岛千里战线,一举收复平壤、开城、汉城三都。

正在攻城的将士们

陷入四面楚歌的日本侵略者,不得不低下了狂傲的头颅,被迫与大明王朝、朝鲜王国签订了停战协议。

永垂青史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彻底粉碎了丰臣秀吉吞并朝鲜、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东亚的狂妄计划,日寇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不得不收敛了其狼子野心,此后整整300年的时间里再没有敢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