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年轻时曾游历三山五岳,为何后半生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起?

2020-08-30 11:24:43 作者: 杜甫年轻时曾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这句诗,出自杜甫所作《天末怀李白》,意思是说:命好的人,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那些害人精魑魅魍魉,则最喜活人犯错。

杜甫这句诗简直就是他后半生穷困潦倒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会说杜甫后半生穷困潦倒,是因为,杜甫的前半生,并没有后人想象中的那边穷困;而杜甫后半生的穷困,恰如诗中所言:命不好。

杜甫出身襄阳杜氏,祖上杜预可是灭掉吴国的三国名将!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唐高宗时期的进士,也是唐朝“近体诗”的奠基人;杜甫的父亲杜闲,则是京兆尹奉天县令,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但是位置很重要——大唐都城长安的一个区长。

因此,杜甫的前半生(父亲在世的时候),并不差钱。这一点,从杜甫前半生的诗,就可看出一二。

杜甫前半生的诗,是怎样的呢?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这句诗写于公元766年,是杜甫晚年回忆年轻时的诗句,意思是说:想当年,老夫也曾放荡游历齐赵大地,那会儿,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连胯下的骏马、身上的貂裘,也显露清狂之姿。

换种说法就是:老杜当年也阔过啊!

要知道,盛唐虽富足,能够五花马、千金裘的人,还是少数,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无法享受。

杜甫的不差钱,还表现在他的四处游历。

或许唐朝的诗人都喜欢游历,比如说李白,天南海北四处游历、八方交友,杜甫和李白的结交,就是在李杜游历过程中认识的。可是任何时代,游历都是要花钱的!李白的父亲是商人、岳父是宰相,自然不愁钱。

杜甫前半生不间断的游历,没钱,万万不可能!

这张地图,是根据杜甫的所有诗句,整理出来的他一生的轨迹。

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杜甫到过的地方非常多,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关中平原等地,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前半生“旅游”所至。

741年,杜甫的父亲杜闲去世,杜甫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

杜甫的日子变成什么样了呢?还是看他的诗句: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与过去的五花马、千金裘形成鲜明的对比,杜甫的父亲过世之后,他经常面对同僚的残杯冷炙,世道之变迁、境遇之艰辛,可见一斑。即便如此,杜甫的小日子,依旧比大多数人过得好。

为什么呢?

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杜甫的父亲虽然不在了,可是,祖上留下的产业还在啊——杜甫在诗中曾说:“两京犹有薄产”。两京,指的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长安和洛阳。

正是这些“薄产”,让杜甫在父亲死后,依旧不愁吃穿。

真正让杜甫穷困潦倒的,则是安史之乱。

因为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原有的“薄产”不复存在,那些个曾经接济过自己的亲朋好友,也都避祸而去。原本,杜甫在乱前还是个芝麻官,能有几份工资糊口,乱后,杜甫彻底成了流民。

杜甫绝大部分悲天悯人的诗句,也都是安史之乱以后所写。最著名的一首,则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由鲜衣怒马到残杯冷炙,再由残羹冷炙到风一吹就破的茅屋,杜甫的生活真真是一日不如一日。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杜甫应该在洛阳或长安的家里,优哉游哉地端起一本书,仔细地品读,时不时,也会抄起笔写下几句诗。可惜,他的命不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了,那些接济他的朋友,先他而死,以至于他重回潦倒。

公元770年冬,杜甫自潭州北上回乡的路上,在一条小船上病逝。据说,杜甫临死那段时间,都没吃过几顿饱饭。

不过,恰是杜甫前半生潇洒,后半生潦倒,才成就了他“诗史”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