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选拔制度:在科举制创立之前如何选拔官吏?

2020-09-03 20:37:02 作者: 浅析中国古代

征辟制在东汉被运用得更广,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与察举制一样,能够被征辟的大多是声名赫赫的社会名流,寒门出身的学子很难有机会一展雄才。

(五)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选拔的官员就叫做“中正”,选拔标准有两个,一是“家世”,二是“状”。

所谓“家世”,顾名思义,便是家族门第,社会关系,而“状”则是对被选举者的品行进行评价。

中正会根据以上这两个标准对被选举者进行等级评定,从最优一档到最次一档,一共分为九品,这也是“九品中正制”一说的来源。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和征辟制类似,都需要优越的门第作为支撑,甚至更加赤裸裸地把出身作为选拔标准之一,很容易造成阶级固化,失去流动性,拉大贫富差距的后果。

而九品中正制对于地方来讲,可操作性不可谓不大,任人唯亲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与前文所提到的世卿世禄制也有相同之处。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是关于富家子弟王子猷与他人的问答,便是描述了九品中正制所选拔出的官吏之无能,令人啼笑皆非。

大致意思是说富家子弟王子猷通过九品中正制做了官,却连自己的官职是什么都不知道,直以为自己是个养马的,但别人问起马的情况,却又一问三不知。

长此以往,各国没有雄才大略的治国精英,官员腐败不堪,对选拔人才并无裨益,九品中正制的气数便也耗尽了,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结语

在科举制之前,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才选拔制度或多或少都起到了对历史的推进作用,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造的绝不仅仅是英雄,制度也是被历史所选择的。

尽管上文所提到的人才选拔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弊病,但反过来想一下,人无完人,制度都是人确立的,自然也没有完美的,难以做到真正的面面俱到,它们反应的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结合上文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于门第都有一定要求,也许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些制度的缺陷非常明显,甚至是非常愚昧,但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大背景下,目光自然也是有所受限,对前人大可不必太过严格。

现如今的人才选举制度可以说是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不看门第,公平竞争,寒门子弟也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再回看历史,又不免多了几分感叹,不知有多少才子生不逢时,空有一腔豪情壮志,却陷于无人赏识的苦闷中,在历史上未留下丝毫痕迹便悄然逝去。

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不便沉湎,只是切莫要忘了我们如今的时代,是经过此前历朝历代演化而来的,历史本就是不断累积的,而绝非一蹴而就,务必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一个可慰藉前人,可造福后人的未来,才是当务之急。

引用文献:

《战国史》

《殷周金文集成》

《商君书》

《汉书·武帝纪》

《张衡传》

《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