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和“庙”的区别 终于讲清楚了

2020-09-04 23:34:21 作者: “寺”和“庙

4、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普及善法教育、教化社会人心,并为大众提供共同修行的场所。

那历史上的佛寺主要是做什么的呢?在大家的印象中总是觉得,一般人去寺院可能就是有了难事然后专程去求菩萨保佑的,实际,这正是大众眼中对佛寺不善了解的地方。

藏经楼

历史上的佛寺,它的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大学。它主要的目的是普及和教育。比如佛寺里有藏经楼,在藏经楼里,实际不单单是佛教经典,包括儒家、道家的经典都会有收藏。在中国历史上,历来中国的读书人,包括一些像王阳明、朱熹、范仲淹等这类大儒,都曾经长时间在寺院挂单来读书。还有,佛寺里也会经常举办一些佛法讲座,感兴趣的老百姓都可以进来听讲,这便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共同参学修行的场所。

从“庙”在中国的演变历史看“庙”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1、庙,在中国发源历史可能比“寺”更久,最初为国人供祭祖宗神位所建造的屋舍,汉代之后,逐步演化为祭祀中国一切圣贤、神灵之处所。

庙,它存在的时间可能会比“寺”更早。

在史书中,关于出现冠以“庙”的建筑称谓的,据《魏书·地形志》载:

“高平,二汉属山阳……有痴水、千秋城、湖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

据此可以推断,虽然“伏羲庙”的创建年代不详,但至少在魏时就已经作为一方名胜存在了。至少这一点可以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庙”的发源可能比“寺”还早。

▲天水伏羲庙

那“庙”在中国古代到底是以怎样的角色存在的呢?

实际上,“庙”,最早是中国古代的人们用以专门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人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也称“宗庙”。

在儒家经典《礼记》的《礼记·祭法》中说:

“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王公贵族,都普遍有权设有祭祀祖先的“宗庙”。因此,帝王的祖庙称“太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可按制建立“家庙”。

▲古之天子之太庙

直到汉代以后,庙的演变形式逐渐丰富起来,明显由之前主流的“宗庙”形式演变成中国人供祭一切圣贤、神灵的处所。如我们熟知的:孔庙、武侯庙、岳王庙、关帝庙、女娲庙、龙王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孟姜女庙、屈原庙等等。

▲澳门妈祖庙

与佛寺相比,至少我们没有听谁说过将供奉关帝的叫做“关帝寺”,也没有将供奉妈祖的叫做“妈祖寺”,那“龙王寺”更没有。由此看,寺与庙的区别实际还是很大。细心点并不难分清。正因为“寺”和“庙”的功能不一样,所以它们的称谓也就自然不会一样了。

2、至少唐代开始,古代皇宫的前殿也称庙,古人常以“庙堂”、“庙廊”指代朝廷。

庙,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古人常以“庙”来指代皇宫的前殿,也指朝廷。如“庙堂”、“庙廊”等。而庙指代朝廷的用法,据推断,至少从唐朝就这么用了。

唐代韩愈《荐士》提到: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晚唐杜牧《东兵长句十韵》诗曰:

“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

宋代黄庭坚《流民叹》: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宋代陈与义《伤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而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更有名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由此看,庙在唐代以后被用来指代朝廷已经比较普遍,宋代更加流行。

▲庙堂(也即朝堂)之上的奏事

智慧认识“寺”和“庙”的本质区别,不迷信,不盲从。

由如上对“寺”与“庙”在中国发源的历史顺序谈起,当我们已经十分明了的了解了“寺”与“庙”的不同外,但还需要明白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论以后我们是去“寺”里,还是去“庙”里,都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这一问题,而不能迷信与盲从。

比如,去寺里干什么?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我们去寺院其实是去学习的,而不是专程去祈求神明保佑的。另外,去寺院之前,应该心中明白,去寺院并不是去从事什么迷信活动,因为寺院是开启人智慧的地方。礼拜诸佛菩萨,实际也是礼敬先贤,礼敬一种精神,和他们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以及天地学问。从而培养自己的谦恭,领悟开启自性中本有的光芒。并以礼敬诸佛菩萨之心,反求诸己。这也正是佛说的“人人皆具佛性”的一面含义。

另外,我们去庙里又是去做什么?

首先,去神仙庙:礼敬古之圣贤大德,思怀其精神,以之为榜样行于世间,做好利人利己之修身养性,甚至和古之先贤大德一样,放大心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而公而忘私,利益一方。

另外,去祖庙、祀堂:1、寄托哀思,以表孝德;2、缅怀先祖,牢记并秉承祖代优良的祖风、祖德、祖训,善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