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亡国思潮,国家兴衰、王朝更迭是必然还是偶然?

2020-09-06 21:33:28 作者: 魏晋南北朝时

孙权称帝

孙吴的立国,与魏蜀不同。孙权的政治目标远无魏蜀旗帜鲜明,孙权先称吴王,向魏称臣,然后才在蜀汉许诺保证不攻击其既得荆州的情况下,与魏决裂,方才称帝。孙吴并无统一中国的雄心,因此,它的持续时间,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及孙皓继位,实行暴政,亡国思潮盛行于吴国之境。这时候的亡国思潮,明显表现为谶谣的形式。东吴集团的大臣,已感觉到了亡国的危险,正如丞相张悌所说:“吴之将亡,贤愚所知。”

曹魏的亡国思潮,是与西晋的代魏同为一体。西晋代魏,和曹魏代汉有类似之处,就是也在未能统一全国之时,急忙改朝换代。司马氏的代魏,不仅有国家中枢大权变更的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是曹魏代汉树立了真实的禅代样板。

影视剧中的曹魏政权

禅代的史实,在三代以前,只是传说,而曹魏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禅代。三国鼎立,不过数十年,三个国家都是短命的皇朝。可知非统一的政府,不可以长久地持续下去。问题在于,西晋统一了中国,统一的政府难道就可以长久维持下去吗?

西晋末年,亡国思潮已开始在社会上下蔓延。在亡国即将来临时,社会上不同之人出现了不同的行为:一是积极策动,促使其灭亡。如王弥,“好乱乐祸”,开始起兵,并联合胡人,攻打晋朝地方政府。二是积极挑战西晋的合法性,如王浚,开始谋划称帝。三是到边州任职,谋划偏霸一方,如张骏等。四是发动叛乱,希望夺取政权,如陈敏、石冰等。五是一些寒族士人,开始与胡人合作,以谋求富贵,如王猛等。六是避乱隐居。而西晋中原地区人民,也开始大规模地迁移,以躲避战乱。

东晋

弑帝不为忠,故晋武帝不敢明确规定要臣子对其忠,而只好大力宣传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孝”。但纯粹的“孝”恰巧是“忠”的大敌。是故,在这种两难之境中,其用人标准也就只能游移在传统道德之外。

君主因担心亡国或皇权转移会采取一些非正常措施。如对皇族的防范。对皇族的防范,在西周已有迹象。周公之辅佐成王,对管、蔡二位已有了强硬的措施。秦始皇二世对其亲人的屠杀则是血腥的措施。两汉对宗族的政策,无不围绕着强干弱枝来进行。

影视剧中的汉朝政府

但两汉的政府,还没有达到“欲加之罪”的程度。而三国时期,曹丕对其兄弟的政策,则十分的突出。还如屠杀前朝皇室成员,扫除任何复辟前朝的政治力量。因此,如何使自家的皇朝迟一点亡国就成了皇帝思考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了。

汉朝统治初期,异姓封王被刘邦铲除之后,宗室夺权的机会大大增加。魏国建立,曹丕刻意控制兄弟的权力,这也是惩汉代之教训。到了西晋,司马氏却又转向另一个极端,极力扩张宗族权力以拱卫中央皇权。当时,尽管人人都明白,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但是,当朝皇帝却宁愿屠杀功高震主者,或者转变统治方式,不再屠杀宗室成员,以期求得皇朝的长治久安和德运的长驻。

影视剧中的曹丕

其次,对野心政治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现皇朝的灭亡态势,一些有实力的当朝高官便积极地为改朝换代进行政治准备。史称梁朝末年,“自天厌梁德,多难荐臻,寰宇分崩,英雄互起,不可胜纪,人人自以为得之”。可知当时企盼称帝者并非少数。

最后,对大批官员和士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批的士族与官员,在亡国思潮昌盛的时代,看到了朝代更代的血腥,因此,对于官场,他们多了一份小心,从而,开始了以家族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认为保护了家族的利益,方是最佳的处世之道。

魏晋时的士族

国可亡,而家不破。因此,在前朝亡国之际,他们积极寻找新的主人,或保持中立,并不认为前朝的亡国,与自己的家族存在什么关系。亡国思潮的涌动,也让人们重新认识皇朝的统治的合法性问题:不注意民生的政权,其灭亡也就存在了合理之处。结语

魏晋南北朝的亡国思潮,把神秘的五德终始说与现实的人事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与禅代政治合流,并以人事为最大的更代原因。这一时期,人们对亡国现象的认识,尽管还存在浓厚的五德之说,但是,毕竟与现实政治的联系紧密起来,理性化的色彩已相当浓厚了。亡国思潮的兴盛,对社会各个阶层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东晋建立之后,在国家内部,亡国思潮一直潜存不衰。东晋政府并没有认真总结西晋灭亡的教训,也没有认真总结的机会。东晋建立之初,皇帝就面临着内外重重的压力,君权不振。当明帝在位时,王敦发动叛乱,直接威胁到东晋的存亡。其后,又有桓温等人,意图代晋,都说明晋的合法性受到社会严重的质疑。

后来,五斗米道信奉者孙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于是扇动百姓,私结徒党,此后导致孙恩之乱。晋孝武帝末年看到长星出现,“于华林园举酒祝之曰:‘长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有万岁天子邪!’”及傅亮根据刘裕的指示,让晋恭帝抄写拟好的禅让诏书时,晋恭帝“欣然谓左右曰:‘晋氏久已失之,今复何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