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十倭七华”,嘉靖大倭乱有多少中国人,又有多少日本人?

2020-09-07 15:27:39 作者: 有人说“十倭

编者按:在明史研究中,有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明朝嘉靖时期爆发的——“嘉靖大倭乱”。不过要说起这个“倭寇”的成分,那就比较意思了。从《明史·日本传》里:“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到日本学者山根幸夫和台湾学者吴大昕的“倭寇的大部分是中国”及“倭寇是中国社会问题”,明代嘉靖时期的大倭乱似乎和日本越来越没啥关系,在国内网络无限复读,最后甚至成了倭寇基本是中国人云云。那么这个说法就真的一定正确吗?那些曾经四处劫掠明代沿海地区的倭寇们,他们又是否真的都是中国人冒充的呢?

事先说明,本文主旨是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并不是要挑战什么主流学说或者是洗地之类,所以还请各位耐心看完。那么首先要说的是,虽然在很多人印象中,明代倭寇是把中国沿海的海盗和走私海商都看作倭寇。不过老实说,与其说是明代官员分不清楚这三类人,笔者其实更倾向于是清代史学界的一个认知错误,又或者是官史的文字游戏。比如前面说的《明史》“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的说法,就是改编自《明世宗实录》中“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但是这两个说法中有个非常大的区别,后者只是将倭寇和“中国叛逆”列为“海警”而《明史》的说法,则将两者列为“倭寇”,显然清代所修纂的《明史》中对于倭寇的描述,范围是要远远大于明代说的“倭”。

▲明代对于倭寇和普通海盗其实是有区分的

要说这些倭寇中有没有当时明朝人,笔者认为是有的,但是明代军民对于由日本人组成的真倭,与中国海盗和被裹挟或者主动参与的明朝百姓,也是有着区分。比如在明代的《倭变事略》中,就有“郑端简公论倭奴之变,多由中国不逞之徒如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者,投其中,为之奸细,为之向异。”而对日本人组成的倭寇,在《倭变事略》中也有:“约贼六十余,皆髡头鸟音”,以及“至船询所以来,而译言莫通。”等明确记载。

《太平抗倭图》中的倭寇虽然是典型的明人形象,但考虑到画作者周世隆是明末清初时期人物,笔者认为这个倭寇形象更有可能是参考了当时的农民军,而非真正的嘉靖时期倭寇。除了这些,在倭寇的战术行为方面,其实有不少特别之处,或者说明军在陆地上所遭遇的倭寇,如果说他们是海盗,老实说,他们表现的实在是有点外行。首先是他们在战斗方式上,其实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点,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记载:“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了解剑道的朋友对这句话应该不会太难理解,戚继光书中的这个“跃”,其实就是剑道中的“前跃足”。当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跃”这个动作虽然在日本剑道和中国武术中都不算是稀奇动作,但出现在主要活动于海上的海盗,这就很奇怪了。

▲剑道中的前跃击面

目前整个体系得以完整保存的船上武术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中国江浙地区的船拳,另一种是北非巴巴里海盗刀法。这两种武术虽然体型并不相同,但是却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它们都要求习武者下盘稳固(船拳在陆上那些炫技的大动作除外),像《纪效新书》中所记载的大幅度跃步,是根本不可能出现。这其中的原理很简单,颠簸船只作为一个平台比起地面要不稳定的多,在船上战斗如果进行大幅度的跃步,万一船只一个颠簸,那么要么你完成了一个稀世滑铲,要么你摔倒让对面喜提一血。顺便说句,古代船战说的“跳帮”,绝大多数情况,也是利用跳板和绳索等工具登船,而不是船员真的憨憨的往对面船上跳。

▲巴巴里海盗刀法的步法

除此之外,倭寇的劫掠行动,并不只是针对沿海的城市和村庄,他们时常进入内陆,强攻明朝的卫所、城镇,甚至不畏惧和成规模的明朝军队直接交战。说到这可能各位读者有点云里雾里,那么就从海盗的视角来分析一下倭寇的这些行为。实际上无论是海盗还是土匪之类,他们的所有的作战,都是遵循风险和利益的权衡平衡。比如说后来的林凤,他打劫的目标就只限于往来船只和沿海的村落城镇,在面对明朝的清剿时,也是奉行着坚定的能跑就跑方针,最后被明朝一路撵去了吕宋。

▲日本海贼使用的八幡船

对于这些组织能力、训练都相对较低的武装团体来说,他们所能承受的伤亡比起正规军队更低,而且在作战之外,还要面对内部势力的纠纷,以及与其他同类武装的相互吞并甚至是武装冲突。因而普通的海盗,会避免一切与正规军不必要的冲突,更不会去死磕有防备的城镇。因而可以说,倭寇的行为与其说是职业海盗,倒不如说更像在俄国组织和赞助下,对克里米亚汗国和奥斯曼帝国进行牵制攻击的哥萨克海盗,又或者是之前由日本南朝组织的,对高丽和中国北方沿海进行劫掠,以此来为南朝输血的早期倭寇。他们由于组织更加严密,同时士兵的作战经验更加丰富,加之在作战结束后,可以通过他们背后的政府调度,来及时获得人员补充,甚至战时也能获得友军支援,因而他们才敢于深入内陆,与敌人的军队和城镇进行硬碰硬。

 1/2    1 2 下一页 尾页